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脲酶/硝化抑制剂对沿淮平原糯稻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静 1 ; 王允青 1 ; 万水霞 1 ; 吴萍萍 1 ; 叶寅 1 ; 郭熙盛 1 ; 吕国安 1 ;

作者机构: 1.农田生态保育与污染防控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糯稻;生物量;养分吸收;沿淮平原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20 年 01 期

页码: 77-8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添加氮素抑制剂是减少氮素损失,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研究脲酶抑制剂(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及其组合对沿淮平原糯稻生物量及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影响。以常糯1号为材料,于2018年6-10月在安徽怀远县(沿淮平原典型水稻种植区)进行试验。试验设5个处理:①不施氮肥对照(CK);②施尿素(U);③施尿素+脲酶抑制剂(U+NBPT);④施尿素+硝化抑制剂(U+DMPP);⑤施尿素+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U+DMPP+NBPT)。研究结果表明,尿素配施NBPT或者NBPT+DMPP均显著提高了水稻生物量(P<0.05),U+NBPT和U+DMPP+NBPT处理较U处理的生物量分别增加7.02%和7.99%,而尿素单独配施DMPP虽然增加了水稻生物量(增加幅度3.1%),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尿素配施NBPT/DMPP显著增加了水稻氮、磷吸收量(P<0.05),而钾素吸收量有降低的趋势,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U+NBPT、U+DMPP和U+DMPP+NBPT处理植物地上部分氮累积量较U处理分别增加9.6%、6.5%和12.2%,吸磷量分别增加了9.2%、10.4%和14.4%,吸钾量则分别降低了2.6%、3.7%和4.4%。综上,在沿淮平原糯稻种植体系中,尿素配施NBPT/DMPP可以有效地增加水稻生物量,提高氮素、磷素利用效率,NBPT和DMPP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

  • 相关文献

[1]污泥生物炭添加对黑麦草和土壤养分特性的影响. 李玮,汪军,徐汝民,杜世州,乔玉强,陈欢. 2024

[2]脲酶/硝化抑制剂对沿淮平原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稻田氮素的影响. 王静,王允青,张凤芝,吴萍萍,叶寅,万水霞,吕国安,郭熙盛. 2019

[3]新型穗肥对香糯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佩旋,李虹颖,张祥明,叶寅,李录久,汪霄,袁嫚嫚,王家宝,孙义祥. 2021

[4]优质糯稻粳糯795的选育. 龚存力,王士梅,吴敬德,方吴云,杨联松,张爱芳. 2020

[5]氮素运筹对淮北地区超高产小麦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杜世州,曹承富,张耀兰,赵竹,乔玉强. 2010

[6]淮北地区超高产小麦品种资源筛选及其生理特性分析. 乔玉强,曹承富,赵竹,杜世州,张耀兰,刘永华. 2009

[7]钼肥对绿豆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唐博,刘英,邹长明. 2018

[8]一次性减量施用缓控释肥对机采棉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陈敏,郑曙峰,徐道青,刘小玲,王维,李淑英,阚画春. 2021

[9]不同氮·钾水平对小麦产量和氮·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武际,郭熙盛,王允青,张祥明. 2009

[10]钾肥品种与用量对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郭熙盛,叶舒娅,王文军,朱宏斌,武际,吴礼树. 2004

[11]优化管理对设施辣椒养分吸收·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邬刚,袁嫚嫚,王家宝,董慧,魏素君,张其安,孙义祥. 2020

[12]淮北砂姜黑土区氮钾配施对小麦产量及氮、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雷之萌,韩上,武际,朱林,汪建来,何贤芳. 2017

[13]施硼对双低油菜皖油10号氮磷钾硼的吸收及分配的影响. 周可金,吴社兰,郭高. 1997

[14]中量元素镁对烤烟干物质和养分吸收积累的影响. 季学军,王世济,沈思灯,马称心,赵第锟. 2008

[15]温室大棚土壤上钾肥品种与用量对茄子养分吸收的影响. 郭熙盛,叶舒娅,王文军,吴礼树. 2003

[16]连续施用磷钾肥对油菜、玉米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武际,郭熙盛,李孝勇,王文军,朱宏斌. 2005

[17]不同耕作措施对苕子养分吸收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张祥明,左庆,郭熙盛,武际,李胜群. 2015

[18]测土配方施肥对花生养分吸收和肥效的影响. 刘宏伟,张青交,袁嫚嫚,邬刚. 2013

[19]不同耕作与施肥方式下白土的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量. 吴萍萍,王家嘉,李录久. 2014

[20]不同钾肥用量和品种对结球甘蓝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郭熙盛,王文军,武际,朱宏斌,叶舒娅.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