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江淮水牛遗传资源调查报告
《中国牛业科学 》 2011
摘要:2006年到2008年我们在调查安徽省地方黄牛、水牛资源中,发现了一个新的水牛类群江淮水牛,为役肉兼用型,体型中等偏大,性情温顺,可以放牧也可以舍饲,适应性和抗病力强,肉用性能较低,但肉质较好。成年公、母牛平均体高、体重分别为140.6 cm、137.2cm和550 kg4、83 kg。肉用性能较低,公、母牛屠宰率分别为48.5%、48.2%,母牛发情周期平均为18~25 d,发情持续期2~3 d,妊娠期为330 d左右,泌乳期为7~8个月,产乳量为600~800 kg。选育、保种工作亟待重视和加强,为以后的保种和改良选育打下基础。
生产生活中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以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为例
《农技服务 》 2011
摘要:从农房改造美化环境、拒绝污染企业入住、农作物秸秆全面禁烧、生活垃圾有序转运、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畜禽场沼气建设、土壤污染综合治理、清洁能源的普及和森林覆盖率全面提高几个方面阐述了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生产生活中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
稻鸭共生技术对水体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畜牧与饲料科学 》 2010
摘要:该研究调查了大面积实施稻鸭共生技术地区的稻田表面水和周围流域河水以及水生生物相。结果表明,稻鸭共生田表面水的EC、COD、T-N等值与传统栽培田水质相比普遍增高,稻鸭共生期间稻田排水易导致水质污染,为了防止周边水质的污染,需要彻底做好水的管理工作。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关于乡村社会自然资源可持续转化问题
《农业科技管理 》 2008
摘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转化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农业、农村和农民是资源向财富转化的源头;资源可持续转化的实现是资源向财富转化与财富向资源反馈的辩证统一过程;资源向财富转化的每个环节都应当通过实物或货币的形式实施对自然资源的养护;政府和企业应当通过适当的途径和方式,关心和扶持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可持续发展;全社会都应当牢固树立养护自然资源和环境的观念和重视农业的思想,不遗余力地为乡村自然资源可持续转化创造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关键词: 自然资源 可持续转化 养护 环境 农业、农村、农民 可持续发展
凤阳野生丹参产地生态环境的初步调查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皖东野生丹参资源的开发利用、人工驯化及规范化栽培奠定基础。[方法]目测皖东凤阳地区野生丹参植株的周边环境,分析野生丹参植株根际土壤的营养元素,同时了解凤阳县的气候情况,明确凤阳野生丹参生长的生态环境。[结果]凤阳野生丹参主要分布在西部、南部及东部的低山残丘上,海拔为80~300 m,一般生长在阳光充足的林间空地上。野生丹参生长的土壤有机质、水解氮含量较高,速效钾含量中等,速效磷含量极低,交换性镁含量较高,土壤微酸性至中性,凤阳县年平均气温14.8℃。[结论]野生丹参耐瘠性强,对环境要求不严,在南暖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微酸性至中性的土壤中都能很好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