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科学
》
2020
摘要:蒸谷米具有高营养价值,加工品质好,出饭率高,易储藏等优点。介绍了蒸谷米水稻,同时提出针对性的机械化绿色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栽培环境,栽培方式,品种选择、处理,田间管理、防治,以及收获贮藏等方面,旨在为蒸谷米水稻栽培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为蒸谷米市场提高抗风险能力。
关键词:
蒸谷米
水稻
栽培技术
绿色
《园艺与种苗
》
2020
摘要:荃麦725是软质白皮半冬性小麦品种.根据荃麦725品种特性、试验示范和大面积生产实践经验,制定出适用范围、适宜区域、主要生育期指标、群体动态、目标产量和质量标准、整地质量、肥水管理、科学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以及收获贮藏等技术规范,为荃麦725大面积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软质小麦
荃麦725
栽培技术
规范
《中国种业
》
2020
摘要:粳糯795是以粳糯M99037为母本、常规粳稻M3122为父本经多代系统选育而成,于2018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皖审稻2018025).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多抗的特点,对其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等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糯稻
粳糯795
选育
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针对近年精品阳光玫瑰葡萄倍受青睐,价格飙升,江淮之间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栽培管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经济效益差距很大的实际情况.结合几年安徽晶鑫葡萄示范园建设的成功经验,从主要特征特性、选择优质苗木、推行健康栽培、精细整地建园、规范整形修剪、严格处理花果、优化肥水管理、绿色防控病虫和运筹采收销售等方面,系统阐述了江淮之间精品阳光玫瑰葡萄栽培管理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江淮之间
精品阳光玫瑰葡萄
栽培管理
关键技术
《安徽农学通报
》
2019
摘要:针对安徽省沿淮地区粳糯稻-小麦生产现状,研究了沿淮地区粳糯稻-小麦周年丰产高效生产的茬口衔接、品种选用、播栽方式、群体起点及肥水管理等关键栽培措施,形成了沿淮地区稻麦周年轻简丰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以期为沿淮稻麦大面积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沿淮地区
粳糯稻-小麦
周年
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针对江淮丘陵区域桃园面积迅速扩大,经济效益呈下滑趋势,结合连续几年优质高效桃园建设的成功经验,从选择优良适销品种、采用适宜机械化的栽培模式、配套长枝修剪等轻简化管理技术,并突出有机肥和生物菌肥及土壤改良剂应用、水肥一体化设施建设和优化施肥措施、果园生草、绿色防控病虫害和疏花疏果实行健康栽培管理等方面,综合阐述了江淮丘陵区域黏重土壤条件下精品桃生产的关键适用技术,供业界参考。
关键词:
江淮丘陵
精品桃
栽培管理
关键技术
《大豆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蒙1301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于2006年以合豆3号为母本,阜豆9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择和海南加代选育而成.蒙1301参加2016-2017年国家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3 048.0 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2.8%,并表现丰产、稳产、抗病、抗倒伏.该品种生育期106 d,单株有效荚数51.1个,百粒重18.5 g,籽粒蛋白质含量45.26%,脂肪含量19.07%,最佳种植密度为22.5万~27.0万株·hm-2,在中高肥力田块中易获高产.201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大豆
蒙1301
品种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中国稻米
》
2019
摘要:徽两优985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1892S与自育大粒、抗病恢复系9Z007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抗病、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具有生育期适中、株高适宜、高产稳产、耐肥抗倒、抗性较强、米质上等、制种产量高等特点,2017年7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本文总结了其选育经过和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关键词:
两系杂交籼稻
徽两优985
优质
抗病
选育
栽培技术
制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