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杨联松(精确检索)
作者:白一松(精确检索)
57条记录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杂交中籼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两系杂交籼稻皖稻153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氮量、栽插密度对皖稻153的产量有着显著影响;225 kg.hm-2施氮水平的产量最高,300 kg.hm-2施氮水平的产量次之,此两处理差异不显著但比不施氮处理的极显著增产;栽插密度以22.5×104hm2的产量最高,其次为30.0×104hm2,以下依次为15.0×104hm2、37.5×104hm2和7.5×104hm2。(2)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产量构成因素有着不同的影响,其中对单位面积穗数影响最大,每穗粒数次之,结实率相对较小,千粒重最为稳定。(3)群体颖花量的增加是产量提高的决定性因素,在适宜足量的群体颖花量基础上稳定提高结实率是高产的保证。(4)本试验条件下,皖稻153适宜的施氮量为225 kg.hm-2,栽插密度为22.5×104hm2。

关键词: 杂交中籼水稻 皖稻153 施氮量 栽插密度 产量 产量构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穗萌抑制剂在皖稻153制种中的应用

现代农业科技 2008

摘要:在两系杂交稻制种过程中,不育系穗发芽严重影响杂交稻种子的质量,通过应用40%乙烯、15%多效唑、穗芽克、脱落酸(ABA)抑制穗萌剂试验,结果显示,15%多效唑、穗芽克、脱落酸(ABA)提高杂交稻种子发芽率4.5%~9.0%。提高皖稻153种子发芽率效果最好的是15%多效唑,其次是穗芽克,脱落酸(ABA)也有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 杂交稻制种 皖稻153 穗萌抑制剂 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徽两优3号(杂优H3)品种简介

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07

摘要:徽两优3号(杂优H3)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省攻关课题组选育的优质、高产中籼两系新组合,该品种表现出优质、高产、耐肥抗倒、适应广等突出优点。即将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徽两优3号

杂交水稻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徽两优3号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光敏核不育系1892S与恢复系RH3168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抗倒性好、适应性广和易制种等特点,于2007年2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徽两优3号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6年皖稻153在湖北省试验引种成功

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07

摘要:2006年皖稻153推荐参加湖北省新品种区试平均产量567.98公斤,比两优培九增产3.75%,居小组第三名,2005年湖北仙桃种植100亩,平均亩产715公斤,较两优培九增产7.5%;2006年湖北监利种植200亩一季早稻平均亩产757公斤,同时在洪湖、京山、阳新等进行试种示范,均表现适应性广、高产、稳产、抗性强,尤其是耐高温能力极强。为了更好地了解在湖北省的表现我们把监利县农业执法大队的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稻153品种简介

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07

摘要:皖稻153(1892S/RH003)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高产中籼新组合,在历年的省区试、生产试验中,表现出优质、高产、耐肥抗倒、适应性广等突出优点。2006年分别参加全国长江中下游中籼区试和湖北、江西、河南和广西引种试验,表现突出,在全国区试D中比II优838增产4.94%,达极显著,米质优,提前破格进入生产示范。在湖北省区试中比两优培九增产3.75%,在河南省引种试验中比II优838增产3.67%,在广西引种试验示范中比特优63增产8.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新组合皖稻153产量构成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安徽农学通报 2007

摘要:试验示范表明,超级稻皖稻153具有生态适应性好,株叶形态结构合理,茎秆粗壮,穗大粒多,高产稳产,后期转色好,米质优等特点。产量形成分析表明,群体颖花量是决定产量的关键,在群体颖花量的构成因素中,有效穗和穗粒数协同作用,二者对扩增颖花量的净贡献率分别为57%和43%,因此要获得高产,在栽培上应主攻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兼顾结实率和千粒重。

关键词: 晚稻153 生物学特性 产量构成因素 高产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倒之王 高产稳产——皖稻153在安徽的种植表现

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07

摘要:2005~2006年皖稻153在天长、明光、长丰、霍邱、望江、广德、黄山等地多点示范推广,2005年经历了抽穗期的低温阴雨、灌浆成熟期频繁台风考验,均表现出抗倒、结实率高、稳产等特点。天长市农委组织的十二个新品种展示,皖稻153是2个未倒伏的品种之一,实产623.1公斤/亩,居参试品种之首。2006年全省推广面积10余万亩,8月中旬江淮地区中稻抽穗扬花期遭遇高温热害,多数品种结实率明显降低,但皖稻153在各地普遍表现为结实率稳定,高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6年皖稻153在河南省试验引种成功

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07

摘要:皖稻153于2006年参加河南省新品种引种试验,比对照II优838增产3.67%。即将通过河南省新品种审定。在河南省表现为适应性好、熟期适宜、产量高、熟相佳、米质优,深受农业主管部门、农户的肯定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皖稻153

杂交水稻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皖稻153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光敏核不育系1892S与恢复系RH003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抗倒性好、适应性广和易制种等特点,于2005年1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皖稻153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