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杨联松(精确检索)
作者:白一松(精确检索)
57条记录
两系中籼徽两优6号制种技术操作规程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制定两系杂交中籼徽两优6号(Oryza sativa L.)的高产制种操作规程,为制种单位提供参考。[方法]对徽两优6号高产制种的前期准备、育秧技术、大田管理、花期预测及调节、去杂及收获工作进行了规范。[结果]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制种基地的选择、制种基地应满足的气象条件、播种期的确定。育秧技术包括苗床的选择、苗床整理、种子准备、播种量、适宜的播差期、秧苗素质及秧龄、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大田管理包括大田准备、移栽、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除。花期预测及调节包括正确使用激素和花粉镜检。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要严格去杂并及时收获、晾晒。[结论]该研究可为徽两优6号的广泛应用奠定制种基础。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徽两优6号 制种 规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型优质光温敏核不育系H175S的选育

杂交水稻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H175S是以1892S为母本,广占63S为父本杂交,经过7 a 13代系谱选择育成的育性稳定、败育彻底、育性转换临界温度较低(23.5℃)、株叶形态好、穗大粒多、抗性较好、米质优、配合力高、异交结实率高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2011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

关键词: 籼稻 光温敏核不育系 H175S 优质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型水稻光敏核不育系1892S选育及其应用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籼型光敏核不育系1892S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介绍1892S的选育经过、育性表现、特征特性、配组及高产栽培技术。[结果]1892S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培矮64S的变异单株选育的中籼光温敏核不育系,2004年8月通过安徽省技术鉴定。1892S不育期间败育彻底,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和套袋自交不实率均为99.97%;不育起点温度较低(23.5℃),在合肥不育期30 d以上;开花习性好,异交结实率高达60%以上;对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的抗性分别为中抗和抗;米质优,达国标GBPT 17891-1999优质稻谷3级标准;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强,其中皖稻153于2005年1月通过了安徽省品种审定,2008年2月通过广西省引种认定,2008年4月通过国家审定,2009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徽两优3号2007年3月通过安徽省审定;徽两优6号2008年4月通过安徽省审定,2012年报国家审定;两优996,2012年报国家审定。[结论]不育系1892S适宜选配中籼组合,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关键词: 光敏核不育系 1892S 选育 应用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杂交中籼稻徽两优6号母本抛秧高产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9年在安徽巢湖制种基地进行两系杂交水稻徽两优6号(1892S/扬稻6号变异株)母本抛秧制种20 hm2,平均单产2.96 t/hm2,最高单产3.65 t/hm2,种子纯度99%以上。提出了该组合母本抛秧制种优质高产的配套技术。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徽两优6号 母本抛秧 制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徽两优6号特征特性·在凤台的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介绍徽两优6号的特征特性和在凤台的产量表现,并概述其高产栽培技术。[方法]基于已有徽两优6号的选育、试种、示范和推广试验结果进行概述。[结果]徽两优6号2008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0年被农业部任命为超级稻。该品种具有形态优良,抗倒性强;实粒数多,灌浆速度快;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产量高,抗病性和抗逆性强;米质优,食味好。2009年在凤台县的抽查调查表明,有效穗数平均为262.80万穗/hm2;穗粒数平均为197.1粒;每穗实粒数平均为168.5粒;结实率平均为85.5%;千粒重平均为28.0 g;理论产量平均为12.40 t/hm2。要获得高产,必须遵循科学合理的肥床旱育秧技术和大田栽插管理。[结论]该研究可以为徽两优6号在凤台及在条件相似地区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 徽两优6号 超级稻 两系杂交水稻 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杂交中籼皖稻153母本直播高产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8—2009年连续2 a在安徽巢湖制种基地进行两系杂交水稻皖稻153(1892S/RH003)母本直播制种20 hm2,平均单产2.6 t/hm2,最高单产3.75 t/hm2,种子纯度99%以上。提出了该组合母本直播制种优质高产的配套技术。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皖稻153 母本直播 制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徽两优6号高产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徽两优6号(1892S/扬稻6号)父母本特征特性,总结了其配套高产制种技术。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徽两优6号 制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徽两优6号

杂交水稻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徽两优6号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光温敏核不育系1892S与恢复系扬稻6号选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抗倒性好、适应性广和易制种等特点,于2008年4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徽两优6号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中粳稻新组合80优1号高产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杂交中粳稻80优1号(80-4A/粳恢1号)父母本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其配套制种技术。

关键词: 杂交粳稻 80优1号 制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氮条件下杂交中籼稻的群体质量与产量形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超高产中籼杂交水稻"皖稻153"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比较了不同施氮量对杂交中籼水稻群体质量、氮肥利用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50 kg(N).hm-2、187.5 kg(N).hm-2、225.0 kg(N).hm-2、262.5 kg(N).hm-2和300.0 kg(N).hm-2等5种施氮量下杂交中籼稻产量差异显著,在150~262.5 kg(N).hm-2范围内,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以262.5 kg.hm-2施氮处理的产量最高(11 355 kg.hm-2),施氮量增加到300.0 kg(N).hm-2产量下降。不同施氮处理间产量差异主要是因为群体颖花量的差异,施氮量与群体颖花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63 5**)。施氮量明显影响群体质量,适宜施氮量(262.5 kg.hm-2)能保证杂交中籼水稻达到较高的叶面积指数(LAI)和粒叶比,在抽穗期维持较高的叶片干物质分配比例和单茎叶片重,有利于后期植株光合能力的提高和光合产物的积累,使后期物质积累的贡献率提高,从而增加产量。适宜施氮量(262.5 kg.hm-2)的氮肥农学利用率也最高。推荐江淮稻区杂交中籼稻超高产栽培的适宜施氮量为262.5 kg.hm-2。

关键词: 杂交中籼水稻 施氮量 产量构成 群体质量 氮肥农学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