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几种杀菌剂对稻曲病菌生物学活性的初步研究(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5
摘要:[目的]为了筛选出能够显著降低稻曲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高效药剂,以及探寻防治适期。[方法]采用菌丝生长测定法测定药剂对稻曲病菌的生长抑制活性,求出不同药剂抑制菌丝生长的有效中浓度EC50;同时选取17种药剂进行喷药防治,评估其防效及对水稻产量等性状的影响。[结果]氟环唑、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和咪酰胺对稻曲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较高,EC50分别为0.04、0.07、0.12和0.11μg/m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纹曲宁、苯醚甲环唑、咪鲜胺、丙环唑、氟环唑等化学制剂及其复配制剂对稻曲病均有70%或以上的防效。[结论]所用17种药剂在水稻剑叶完全展开期进行喷雾防治对水稻稻曲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对水稻叶片和稻粒均无药害。


稻蛀茎夜蛾高致病性球孢白僵菌菌株筛选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稻蛀茎夜蛾Sesamia inferens是南方稻区的重要害虫,为了寻找针对该虫的生物防治措施,本研究从水稻田越冬稻蛀茎夜蛾的僵虫中分离获得了10株培养性状较好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在室内研究了这10株菌株对稻蛀茎夜蛾的致病力,筛选出了高致病力菌株SI027。试验结果表明,菌株SI027处理稻蛀茎夜蛾3龄幼虫后10 d的LC50为5.28×105孢子/m L。在1×106、1×107和1×108孢子/m L浓度的菌液处理下,稻蛀茎夜蛾3龄幼虫的LT50分别为7.26 d、4.65 d和3.38 d。


2014年安徽省主栽棉花品种性状表现与综合评价
《中国棉花 》 2015
摘要:为合理推荐棉花主导品种,综合研究了安徽省主栽棉花品种的产量水平、抗性表现、纤维品质及其他主要农艺性状。结果显示:40个主栽棉花品种皮棉产量处于1300~1600kg·hm-2,总体产量偏低;主栽品种普遍表现棉铃较大、衣分较高、早熟性好,但抗病性总体表现一般,67.5%的品种田间表现耐病,17.5%的品种田间表现感病;纤维品质相对较差,92.5%的品种纤维品质仅符合优质棉A级质量要求,只适合纺32S到40S的棉纱。通过分析与评价,筛选出10个高产、优质、抗病性综合表现优良的棉花品种,可根据生产需要推荐为主导品种。
关键词: 安徽省 棉花 主栽品种 农艺性状 综合评价 主导品种


灌水量和时期对小麦影响的研究综述
《农学学报 》 2015
摘要:水资源不足是限制中国北方地区小麦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小麦关键生育期的水分亏缺对小麦的生长发育、生理特性及最终产量的形成具有显著的影响,而适时适量灌水不仅可有效降低干旱胁迫的危害,而且有助增强小麦的生态适应性和抗逆性。针对小麦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需水特性合理灌溉,是充分利用有限水资源,提高作物水分利用率和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整理阐述了灌水时期和灌水量对小麦光合效应、养分吸收积累、品质、水分利用效率、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并指出今后在小麦节水灌溉方面应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环节,试图为中国小麦节水高效灌溉及产量的进一步提高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帮助。


克氏原螯虾数量性状对腹部肌肉质量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通径分析方法,研究克氏原螯虾数量性状对腹部肌肉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6个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通过对各数量性状对腹部肌肉质量的通径分析和决定效应分析,发现体长对腹部肌肉质量的直接作用和直接决定效应均最大,其系数分别为0.314和0.0986,是影响腹部肌肉质量最主要的性状。经多元回归分析,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剔除偏回归系数不显著的性状,建立了体长(X1)、腹节长(X6)、第三腹节宽(X11)、第三腹节高(X12)、螯长(X2)和体质量(Y1)对腹部肌肉质量(Y2)的最优回归方程:Y2=-2.837+0.023X1+0.051X6+0.078X11+0.062X12-0.009X2+0.02Y1,R2=0.827(P<0.01)。基于对腹部肌肉质量决定效应的大小,体长可作为克氏原螯虾良种选育的目标性状。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数量性状 腹部肌肉质量 相关系数 通径分析 决定系数


不同杀菌剂对油菜根肿病的防效及对油菜产量损失的影响
《植物保护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使用5种杀菌剂和1种微肥于油菜苗期2~3片真叶期进行灌根处理,以传统的石灰处理方法比较,评价不同处理对油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和对油菜产量损失的影响。5种杀菌剂处理、微肥以及石灰处理均对油菜根肿病有较好的防效,其中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效达90.82%;从产量损失方面比较,10%氰霜唑悬浮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和60%硫磺·敌磺钠可湿性粉剂处理可显著减少根肿病引起的产量损失;50%氟啶胺悬浮剂处理较对照增产不显著,而且对油菜生长有抑制作用;油菜根肿病的病情指数与油菜产量呈显著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r=-0.796 2,油菜产量(y)与病情指数(x)的回归方程为y=-32.65x+2 3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