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江淮地区白金针菇优良菌株筛选试验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 2016
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合江淮地区本土栽培的优良金针菇栽培品种,对8个金针菇品种的菌丝生长特性、子实体产量和生物学性状等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金针菇品种江淮1号菌株菌丝洁白,长势较好,生长速度快,生物转化率最高,因此江淮1号可作为优良金针菇品种在江淮地区推广栽培。


杂交中籼稻钵苗机插群体特征及产量形成优势分析
《核农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杂交中籼稻钵苗机插的群体特征及产量形成特点,加快杂交中籼稻机插栽培技术的发展,以大穗型品种广两优1128、Y两优900和穗粒兼顾型品种徽两优6号、徽两优996为试材,设置钵苗机插与毯苗机插2种栽插方式进行大田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毯苗机插相比,杂交中籼稻钵苗机插方式秧苗茎基宽、百株干重、发根力显著增加,秧苗素质提高;分蘖早生快发、群体茎蘖消长平稳,成穗率提高5.11%;中后期LAI与光能利用率高,干物质积累能力强,其中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提高7.17%。钵苗机插产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毯苗机插,其中大穗型品种增产9.52%~10.78%,穗粒兼顾型品种增产5.03%~5.86%,群体颖花量的增加是增产的主要原因。因此,杂交中籼稻钵苗机插群体质量优良,产量形成优势显著,穗大粒多,而大穗型品种更适宜于钵苗机插,增产优势更明显。研究结果为机插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黄山毛峰茶产区重点乡镇原料适制性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6 CSCD
摘要:为推动黄山毛峰茶产地规划和品质提升,运用理化检测和感官审评等方法分析了富堨镇、唐里乡、洽舍乡和富溪乡等地的‘黄山大叶种’以及自‘黄山大叶种’中选育的‘漕溪一号’、‘漕溪二号’、‘漕溪三号’和‘漕溪四号’等新品系的黄山毛峰茶适制性。结果显示:4个产地中,黄山毛峰茶适制性最高的品种是富堨镇‘黄山大叶种’;新品系中,黄山毛峰茶适制性较高的依次为‘漕溪三号’、‘漕溪四号’;富堨镇‘黄山大叶种’的综合品质优于‘漕溪三号’和‘漕溪四号’。此外,相关性分析得出,咖啡碱、水浸出物和茶多酚含量与相应的审评得分均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而游离氨基酸和水溶性糖含量与滋味得分分别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黄山毛峰 ‘黄山大叶种’ 新品系 适制性 皮尔逊相关系数


磷硅互作对不同籼型杂交水稻产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目的]明确在氮肥基础上磷、硅及互作对水稻产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方法]以籼型杂交水稻品种汕优63、丰两优1号、Ⅱ优838、丰两优4号、Y两优2号和Ⅱ优52为试验材料,研究磷、硅及互作对水稻产量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施硅可明显增加每穗总粒、每穗实粒和千粒重,施磷可明显增加每穗总粒、每穗实粒和有效穗。与对照相比,磷硅互作可提高水稻产量,Y两优2号和Ⅱ优52这2个品种的产量增幅最大,分别达10.06%和10.90%。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在磷硅互作处理下明显高于单施磷肥或单施硅肥。[结论]试验结果为优质高产水稻的施肥提供了理论依据。


金头闭壳龟生物学及资源保护研究现状与展望
《安徽农学通报 》 2016
摘要:金头闭壳龟(Cuora aurocapitata)是仅分布于我国皖南青弋江上游部分区域的特有珍稀龟类,直到1988年才被发现并命名,是安徽省Ⅰ级保护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公约)》(2005年)附录Ⅱ品种。该文综述了金头闭壳龟的生物学研究、资源调查、栖息地现状与保护、人工繁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了今后进一步开展金头闭壳龟保护性研究的方向,为金头闭壳龟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理论性指导。


添食壳聚糖对家蚕一代杂交种若干性状的影响
《中国蚕业 》 2016
摘要:为了评价添食壳聚糖对家蚕若干饲养成绩的影响,以家蚕一代杂交种菁松×皓月为试验对象,采用桑叶喷洒壳聚糖溶液的方法,从4龄第2天开始连续添食不同质量浓度的壳聚糖,调查家蚕4龄起蚕死笼率、4龄起蚕结茧率、4龄起蚕虫蛹率、万头收茧量和万头茧层量等。结果表明,4龄第2天开始连续添食壳聚糖,当质量浓度达到1.0 mg/mL时,可以缩短家蚕幼虫的龄期经过、提高4龄起蚕生命率;4龄起蚕虫蛹率比对照提高了1.07个百分点以上,普通茧百分率比对照提高了0.55个百分点以上;茧层率、总收茧量、万头收茧量和万头茧层量等也均优于对照,但是差异不显著。


鸡MHCⅠα和β2m链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
《中国畜牧兽医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进一步研究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Ⅰ)分子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机制,试验经PCR克隆获得MHCⅠα和β_2m链基因,随后插入带有荧光标签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GFP-MHCⅠα和pmCherry-MHCⅠβ_2m,并通过脂质体法转染293T真核表达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可见,MHCⅠα和β_2m分子主要分布于真核细胞的内膜系统,改变了与之融合的荧光蛋白在细胞内的定位。此外,Western blotting检测可见大小约68.3和41.3ku的目的蛋白反应带,表明重组质粒能够在293T细胞中顺利表达,且表达蛋白与鸡MHCⅠ类分子的相应抗体可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
关键词: 鸡MHCⅠα基因 鸡MHCⅠβ2m链基因 真核表达载体 293T细胞


冬季六层层叠式笼养密闭式鸡舍环境质量测定与分析
《中国家禽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对六层层叠式笼养密闭式鸡舍冬季环境质量进行测定与分析,以期为蛋鸡层叠式笼养环境控制提供参考依据。以六层层叠式笼养密闭式鸡舍为研究对象,使用环境智能监控系统、粉尘采样器和测氧仪每天6∶00~8∶00、12∶00~14∶00和18∶00~20∶00对鸡舍水平和垂直方向上不同位置的环境质量参数(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强度、CO2浓度、风速、粉尘浓度和氧气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采取侧窗进风、纵向通风的模式下,六层层叠式笼养密闭式鸡舍冬季平均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分别为19.18℃、58.75%和0.12 m/s,空气中平均二氧化碳浓度、粉尘浓度和氧气含量分别是2 477.22 mg/m3、3.27 mg/m3和20.23%,不同测定点之间环境质量存在差异。下层H0.6 m、H1.3 m和H1.9 m测定点的温度显著低于上层H3.1 m、H3.8 m和H4.4 m的温度(P<0.05),上层的相对湿度显著低于下层(P<0.05)。上层的光照强度低于下层的光照强度(P<0.05),上层H3.1 m、H3.8 m和H4.4 m测定点的二氧化碳浓度和粉尘浓度显著高于下层(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冬季鸡舍内温度与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二氧化碳浓度、氧气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风速与温度、相对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呈负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