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安徽淮河水系黄鳝群体遗传多样性及其遗传结构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线粒体Cyt b基因全序列(1138 bp)对安徽淮河水系黄鳝6个地理群体(阜南Fn、颍上Ys、平圩Pw、怀远Hy、凤阳Fy、明光Mg)165个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共检测到变异位点74个、单倍型25个,平均A+T含量(54.8%)显著大于G+C(45.2%)含量。平均单倍型多样性和平均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787、0.01882。各群体的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01933~0.81352、基因流Nm为0.11461~26.36650,分子方差分析(AMOVA)显示44.1%的变异来自群体间,表明淮河水系黄鳝地理群体间存在较高程度的遗传分化。单倍型系统进化树和进化网络图揭示安徽淮河黄鳝6个群体的个体组成2个遗传差异明显的谱系。错配分布和中性检验结果表明安徽淮河黄鳝群体历史上较为稳定,无明显群体扩张。


远缘杂交蚕性状快速纯合选拔方法
《北方蚕业 》 2016
摘要:根据远缘杂交蚕的同一世代不同发育时期的卵色、幼虫斑纹、幼虫血色、茧丝颜色、蛾体色等性状表现多次纯化选拔,提高表型性状纯合效率。利用蚕形态性状与实用经济性状的相关关系,间接促进远缘杂交蚕经济性状纯合,为远缘杂交育种提供借鉴。


安徽桑树品种全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研究
《农学学报 》 2016
摘要:旨在获得一种高效、稳定、廉价的DNA提取方法。以安徽桑树品种嫩叶为材料,以CTAB法提取其基因组DNA,并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凝胶电泳、PCR扩增等方法进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提取的DNA A260/A280比值在1.80~1.90之间,DNA得率约为0.187~0.275μg/mg,以提取的DNA为模版,PCR能够获得清晰的目的条带。证明CTAB法提取的DNA质量较好,能满足后续分子生物学操作的需要。


亳州烟区烤烟不同品种和产区间烟叶钾氯含量的差异分析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掌握亳州烟区烟叶钾氯含量的特征情况,以2013-2014年在安徽省亳州市4个烤烟主要种植区采集的土壤和烟叶为材料,对不同主栽品种烟叶钾氯含量和土壤理化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亳州烟区烟叶钾含量为6.2~21.9 g/kg,下部、中部和上部分别为13.9 g/kg、13.7 g/kg和11.7 g/kg。其中,70%以上的烟叶样品钾含量低于15 g/kg,只有50%的样品钾含量达到10 g/kg以上,少数样品烟叶钾含量能够达到20 g/kg。各产区间同一部位烟叶钾含量均无显著差异,不同品种烟叶钾含量表现为:中烟100>龙江911>NC89。烟叶氯含量为4.3~20.1 g/kg,下部、中部和上部分别为10.3 g/kg、10.2 g/kg和9.0 g/kg。其中,北部的芦庙和西南的双沟烟叶氯含量相对较低,而北部的张集较高;不同品种同一部位烟叶氯含量均无显著差异。总体而言,亳州烟区烟叶钾含量偏低,氯含量偏高,钾氯比偏低。因此,提钾降氯将是亳州生产优质烟叶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提高烟叶钾含量,应改进施肥方式如采用根区施肥等以提高根区土壤钾素供应,并注重旱期烟田灌溉。为降低烟叶氯含量,烟地应选择氯含量低的土壤,严禁使用含氯肥料,并杜绝大水漫灌。


不同冬种绿肥对皖南烟区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中国烟草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提升皖南烟区烤烟产质量的冬种绿肥品种,设置植烟土壤原位种植绿肥作物紫云英、黄花苜蓿和冬牧70,测定绿肥掩青前生物学性状及元素成分,探讨各绿肥处理烤烟烟叶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及感官评价。结果显示,第3年绿肥干物质量以冬牧70最高为1.97 t/hm~2,分别是紫云英和黄花苜蓿的2.46倍和7.30倍。紫云英和冬牧70处理的烤烟最大腰叶面积显著高于对照和黄花苜蓿。冬牧70和紫云英处理的烤烟产量分别提高了9.67%和3.53%,产值分别提高17.59%和10.75%。冬牧70处理的上部烟化学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评价均优于黄花苜蓿和紫云英处理。综合评价认为,绿肥冬牧70可以作为皖南烟区优质冬种绿肥品种。


烟草青枯病拮抗菌的筛选及发酵条件试验
《烟草科技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对烟草青枯病有拮抗作用的生防菌株,有效防治该病害,从青枯病发病较重田块的健康烟草根系周围土壤中取样,采用点接法筛选出6株对烟草青枯病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其抑菌圈直径均>8 mm,其中菌株XC4抑菌活性较强且拮抗效果稳定。通过单因素试验进行了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当发酵时间48 h,发酵温度30℃,p H值7,接种量2%,转速190 r/min,碳源为牛肉膏,氮源为胰蛋白胨时,菌株XC4发酵效果最好。发酵条件经初步优化,菌株XC4对青枯病菌的拮抗效果由原来的抑菌圈直径12.5 mm增至21.5 mm,比优化前提高了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