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548条记录
作物QTL定位方法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阐述了作物QTL定位的主要统计方法,并分析了各个方法的优缺点;同时介绍了QTL定位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作物遗传工作者进行数量性状遗传分析和数量性状新基因发掘等研究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数量性状 分子标记 QTL定位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品种皖珠×春明在泾县试养调查初报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讨皖珠×春明作为春、秋兼用家蚕品种在泾县试养的可行性。[方法]以皖珠×春明为试验种,菁松×皓月为对照种,采用区试对比试验和小批量试养试验相结合,考察皖珠×春明的试养效果。[结果]皖珠×春明的虫蛹生命率比菁松×皓月高1.0个百分点,死笼率比菁松×皓月低0.6个百分点,茧层率比菁松×皓月高1.0%,万头收茧量比菁松×皓月高5.0%;万头茧层量比菁松×皓月高9.4%。从批量试养结果来看,皖珠×春明的张种收茧量比菁松×皓月多4.92 kg,高于菁松×皓月10.96%。[结论]皖珠×春明茧型大,产茧量高,茧质成绩也较好,适合泾县地区的山区气候特点,可以在泾县大面积推广。

关键词: 家蚕品种 产茧量 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型优质光温敏核不育系绿敏S的选育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培育籼型优质光敏核不育系绿敏S。[方法]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绿色食品工程研究所用广占63S为母本,与含苯达松敏感基因的农林8号M系为父本杂交选育的中籼光温敏核不育系绿敏S,2007年8月通过安徽省技术鉴定。[结果]绿敏S不育期间败育彻底,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00%,花粉不育度和套袋自交不实率分别为99.84%和99.97%;不育起点温度较低(23.5℃),在合肥稳定不育期30 d以上;开花习性好,异交结实率高达60.00%以上;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分别为中抗和感;米质优,5项主要指标达国标GBPT 17891-1999优质稻谷1级标准;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强,其中,绿敏S/L24于2008年通过了安徽省续试。[结论]为选育优良的籼光温敏核不育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 籼稻 苯达松敏感 光温敏核不育系 绿敏S 优质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氟草烟在稻田水及土壤中残留分析方法

农药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衍生化反应和气相色谱检测来测定稻田水、土壤样品中氟草烟的残留。氟草烟的最小检出量为2.0×10-12g,最低检出质量分数稻田水中为0.001mg/kg、土壤中为0.002mg/L。稻田水中氟草烟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6.16% ̄103.20%,变异系数为2.34% ̄6.97%;土壤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1.35% ̄94.27%,变异系数为4.26% ̄6.52%。

关键词: 氟草烟 稻田水 土壤 残留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建设高标准农田任重道远——旱灾之后的思考与建议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2008年10月下旬至2009年2月沿淮淮北地区的旱情,介绍了安徽省抗旱保苗的工作成效,分析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在抗旱中的特点及其成因,研究了旱情暴露出的问题,并对此进行了思考。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抗旱保苗 农业综合开发 对策 安徽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6和2007年安徽省12个棉花品种区域试验表现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从产量、品质、抗性方面考察了2006、2007年安徽省12个棉花品种的区域试验表现,结合品种的特征特性,对品种进行了综合评价,表现较好的有望杂2号、稼元216和禾杂2号等几个品种,为安徽省棉花品种的审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棉花品种 区域 产量 品质 抗性 安徽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罐藏专用黄桃新品种‘皖83’

园艺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皖83’是从‘佛雷德里克’(Frederic,NJC83)的营养系变异中选育出的罐藏专用黄桃新品种。成熟期比对照品种提早10d,树势中庸,平均单果质量141.2g,果肉金黄,不溶质,果皮及果核处无红色素,味甜酸适中,品质优,早果,丰产,适应性强,果实加工后果肉金黄色,有光泽,香味浓。

关键词: 黄桃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鲥鱼资源调查及濒危原因分析

水生态学杂志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2006年5月和2007年5月,在安徽马鞍山、芜湖、铜陵等江段进行了为期25d的调查捕捞,共作业124船次,累计捕捞时间462h,跟随刀鱼渔船出江捕捞310次,未捕到鲥鱼(Macrura reevesii Richardson)。2年共走访资深渔民230人次,结果表明,自1994年以来,安徽江段未曾有捕到鲥鱼的音讯。资料显示,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于1996年组织渔民在峡江产卵场内进行试捕,共作业21d,累计捕捞时间414.5h,总作业93船次,结果未能捕捞鲥鱼。长江鲥鱼资源已成濒危状态,原因主要是鲥鱼亲体捕捞过度、鲥鱼幼体受到损害、水域环境污染、水文条件的影响,保护长江渔业资源刻不容缓。

关键词: 鲥鱼 长江 调查 濒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对BmNPV抗病性与中肠消化酶活性的关系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6个现行家蚕品种中肠消化酶活性与家蚕对BmNPV病毒抗性比较与分析,以期寻找现行家蚕品种消化酶的活性与抗性的关系,为辅助家蚕育种及品种推广奠定基础。以DNS法测定不同品种海藻糖酶活性,以Fo-lion-酚法测定不同品种蛋白酶活性,以及以铜皂法测定脂肪酶活性,同时对不同品种家蚕4龄起蚕经口添加BmN-PV病毒进行抗性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蛋白酶、脂肪酶酶活顺序为664×663较低,667×668相对较高,其他品种处于中间层次,对应抗性测定结果的相关分析表明,活性越强抗性越强,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海藻糖酶的活性与抗性的关系没有较好的相关性。因此,家蚕中肠消化液的蛋白酶、脂肪酶可能与家蚕对BmNPV病毒抗性有关。

关键词: 家蚕 海藻糖酶 蛋白酶 脂肪酶 核型多角体病毒 抗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家大豆核心种质在黄淮夏播生态区的农艺性状及适应性初探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对国家大豆核心种质在黄淮夏播生态区的农艺性状和适应性进行初步评价和研究,结果认为国家大豆核心种质在黄淮夏播生态区种植农艺性状变异丰富: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1.39%~54.12%之间,结荚高度、有效分枝和单株总荚数的变异系数分别达54.12%、52.50%和51.70%;50%以上的品种有1个或1个以上主要农艺性状与黄淮夏播生态区审定品种近似,部分品种单株荚数超过200个,在育种工作中具有实用价值。各生态类型大豆品种在黄淮夏播生态区的农艺性状与原生态区相比有所改变:除长江春大豆外,东北春大豆、北方春大豆、南方春大豆和南方夏大豆的生育期变异均变小;东北春大豆和北方春大豆的适应性不同,这验证了东北春大豆和北方春大豆是不同生态类型的观点;不同生态类型品种的生育期、株高、百粒重均有一定的改变,株高随着生长坏境的变化较易改变,生育期次之,百粒重表现较稳定。本研究为国家大豆核心种质在该地区的利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国家大豆核心种质 夏播生态区 农艺性状评价 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