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省级科研机构开放性实验室管理模式优化探讨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目前科研机构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为例探讨了开放性实验室的管理模式,并对不同管理内容作具体分析,以实现实验室投资效益的最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Zn组合对小麦生长·产量和籽粒含氮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讨P、Zn组合对小麦生长的影响机理。[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砂姜黑土中P、Zn配施对小麦生长期产量以及籽粒氮素含量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小麦苗期和抽穗期P、Zn呈协同关系,成熟期明显出现P、Zn拮抗。适当的P、Zn配比有利于小麦籽粒产量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增加。P0.3Zn0.2处理的产量最高,与其他处理间在0.05水平有差异,P0.3Zn0.4、P0.9Zn0.2、P0.9Zn0.4间的产量在0.05水平无差异,Zn0处理的产量最低。[结论]低P背景下,施Zn肥能促进小麦根系的生长;高P背景下,施适量Zn肥能促进小麦根系生长,但高Zn时出现P、Zn拮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措施对休宁土壤Cd形态的影响与蔬菜富集特性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措施对休宁土壤Cd形态的影响与蔬菜富集特性。[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鸡粪、改良剂和外源Cd对休宁菜园土中重金属Cd形态的影响与蔬菜富集特性。[结果]结果表明,施入鸡粪可降低土壤中可交换态Cd和铁锰氧化态Cd的含量,增加了土壤中的碳酸盐态Cd和有机物结合态Cd含量。改良剂可提高土壤中可交换态Cd和碳酸盐态Cd的含量。外源Cd进入到土壤中主要以可交换态、碳酸盐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存在。萝卜、白菜和辣椒的可食用部分对土壤Cd的富集能力为:白菜>萝卜≈辣椒,转移系数为白菜>萝卜>辣椒。[结论]在农业生产上,可在土壤中添加有机肥和无机改良剂减少蔬菜对重金属Cd的吸收积累。在重金属Cd含量高的土壤中应避免种植富集能力极强的蔬菜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开放卷帘式鸭舍冬季保温性及其对产蛋的影响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科学养鸭、提高鸭群产蛋性能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樱桃谷种鸭为试验鸭,通过在饲养试验中测定鸭舍温度和计算产蛋率评价鸭舍的保温性及其对鸭产蛋性能的影响。[结果]舍外温度降至-9℃时,舍内温度仍然在1℃以上。鸭舍内外同一时间点的温度呈高度正相关,除12:00外,其他时间点的鸭舍内外温度均有极显著差异。1栋与7栋鸭舍21:00的舍外温度有显著差异。1栋和7栋鸭舍种母鸭在1月20日~2月20日间的产蛋率分别为71.88%~87.25%和70.21%~88.63%,平均产蛋率分别为80.51%和80.10%。日平均气温及21:00的气温与产蛋率呈极显著正相关。21:00时的舍温越高,鸭产蛋率越高。[结论]半开放卷帘式鸭舍有一定的保温性,21:00时的舍内温度和日平均舍内温度与产蛋率呈显著正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瘟病毒E2蛋白A/D区单抗的制备及其抗原表位的初步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应用分子克隆技术将猪瘟病毒E2蛋白部分基因插入到载体pGEX-4T-1中构建重组质粒pGEX-4T-E(A),在大肠杆菌Rosetta中表达融合蛋白GST-E(A),以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经克隆化和间接ELISA筛选,获得了C3、A1两株稳定分泌抗猪瘟病毒E2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ELISA结果显示,其腹水效价为1∶128000和1∶256000。Western blotting结果证实,单克隆抗体C3和A1能与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fever virus,CSFV)发生特异性的反应,表明该单抗是针对猪瘟病毒E2蛋白的保守线性表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施肥对砂姜黑土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顾益初、蒋柏藩的无机磷分级方法,研究了长期施肥下砂姜黑土无机磷组分含量变化、生物有效性及其与土壤有效磷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期耗竭状况下Ca_2-P和Ca_8-P的植物营养效率最高,其次为Al-P和Fe-P,O-P和Ca_(10)-P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有效性;Fe-P和Al-P对植物的营养贡献率最高,虽然Ca_2-P和Ca_8-P活性最高,但由于含量低,对磷素养分的贡献率较低,土壤磷素极度耗竭下,Ca_2-P的植物营养贡献率甚至低于Ca_(10)-P和O-P。砂姜黑土对磷的固定严重,土壤中积累的磷主要向Al-P、Fe-P和有效性更低的Ca_(10)-P和O-P转化,Ca_2-P、Ca_8-P的增量较少。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无机磷组分对有效磷的贡献为:Al-P>Ca_8-P>Ca_2-P>Fe-P>O-P>Ca_(10)-P;建立了Olsen-P与无机磷组分间的回归方程:Y=3.8751+0.4674 X1+0.4470 X2+0.3769 X3-0.1166 X4-0.07838 X5(Y代表有效磷含量,X1、X2、X3、X4、X5分别代表Ca_2-P、Ca_8-P、Al-P、Fe-P和Ca_(10)-P含量;P<0.01,R~2=0.998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中籼水稻机插栽培氮肥运筹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明确杂交中籼水稻机插栽培高产高效氮肥运筹技术模式。[方法]2007和2008年,分别以两优6326和丰两优3号为试材,在机插和相同磷钾肥(底肥)条件下,设置3种施氮量(165、210和255 kg/hm2)和2种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例(6.0∶4.0和7.5∶2.5),进行田间裂区试验。[结果]在中小苗机插条件下,杂交中籼水稻丰产栽培的适宜施氮量为210 kg/hm2;减少基蘖肥施氮比例、相应适当增加穗肥施氮量,并在倒2叶期追施40%的穗肥,更有利于机插杂交中籼水稻高产群体的形成,并对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和稻谷产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基蘖肥∶穗肥比例以6.0∶4.0为佳。[结论]杂交中籼稻机插栽培的氮肥运筹不同于常规粳稻机插栽培;在9750 kg/hm2目标产量水平下,推荐的施氮方案是大田总用氮210 kg/hm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