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桑树新品种皖桑2号选育初报
《安徽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用人工有性杂交、单株选择、系统选育的方法育成桑树新品种皖桑 2号。多年、多点区试鉴定结果表明 :皖桑 2号产叶量比湖桑 3 2号提高 2 5 %~ 3 0 %左右 ,10 0kg桑产茧量比对照湖桑 3 2号有显著提高 ,可缩短养蚕经过 ,是一个丰产、稳产、适应广、抗逆强的优良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败型水稻保持系线粒体特异DNA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RAPD技术 ,从水稻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珍汕 97A的保持系珍汕 97B中得到一个特异的扩增片段PWP 13。该片段全长 80 8bp ,1~ 14 2区段为正常的cob基因片段 ;14 3~ 372、4 0 6~ 70 7区段与一个报告的嵌合cob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 98%、10 0 % ,但由于碱基缺失 ,所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差异较大 ;373~ 4 0 5区段为PWP 13所特有的重复序列 ,70 8~ 80 8区段为未知序列。序列内含有 3组长度分别为 9、31、2 7bp的小重复序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霉素对豇豆种子萌发及下胚轴生长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用青霉素处理已贮藏 5年的豇豆种子 ,研究青霉素对其萌发及下胚轴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青霉素处理后发芽率、发芽指数没有明显变化 ,但青霉素 2 0 0~ 40 0mg/L可以提高种子的活力指数。青霉素 10 0~ 40 0mg/L可促进豇豆下胚轴的生长 ,以 40 0mg/L作用效果最大 ;青霉素 40 0~ 80 0mg/L可显著增加下胚轴粗度 ,以 80 0mg/L青霉素处理的种子下胚轴最粗 ,但出现畸形褐化的现象。综合考虑 ,以 40 0~ 60 0mg/L的青霉素处理豇豆种子效果较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棚土壤障碍因子形成及调控技术的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大棚土壤障碍因子形成及调控技术方面的研究结果。大棚土壤障碍因子是国内外共同存在的问题 ,已严重影响蔬菜等作物产量、品质并引起环境污染。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土壤管理、施肥、灌溉、耕作、政策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农业新技术、新测试手段的应用为减轻和消除大棚土壤障碍因子提供了广阔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的筛选
《安徽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采用稻壳、珍珠岩、蛭石、炉渣、花生壳 (粉碎 )、砂为栽培基质材料 ,并配给适量消毒鸡粪、复合肥、尿素等代替营养液 ,进行黄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试验。分析比较 6种基质处理对黄瓜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黄瓜无土栽培基质用已使用过 3茬的原有机基质 10 0 % (稻壳∶珍珠岩∶蛭石为 3∶1∶1) +鸡粪 3kg/m3+复合肥 0 .3kg/m3+尿素 0 .14kg/m3踩实后栽培为最佳 ;其次为原有有机基质 67% +炉渣 3 3 % +鸡粪 3kg/m3+复合肥 0 .3kg/m3+尿素 0 .14kg/m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单位财务审计与会计监督关系之探讨
《安徽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农业科研单位的一切经济活动 ,一直受本单位职工和上级主管部门的会计机构监督。会计制度改革以后 ,除上述监督外 ,还要接受相关部门的审计。笔者就财务审计和会计监督必要性、重要性以及二者的共性与区别进行了探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