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抗虫杂交棉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了抗虫杂交棉在华阳河农场示范种植的产量及农艺性状表现 ,并根据生产实践总结了抗虫杂交棉的高产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水稻新组合(品种)米质评价
《安徽农业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按照国家优质稻谷标准GB/T17891-1999,对安徽省 10 1个中籼、中粳和晚粳新组合 (品种 )进行主成分分析 ,对累计贡献率达 89.114 %的 6个主成分因子 ,即整精米率、垩白米率、垩白度、胶稠度、糙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等 6项指标进行达标分析。结果表明 :糙米率全部达二级标准以上 ,胶稠度达标率为 89.1% ,整精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达标率分别为 64 .4%和 71.3 % ,垩白米率和垩白度达标率仅为 3 2 .7%和 3 3 .7%。而且粳稻达标率高于籼稻 ,常规稻达标率高于杂交稻。提出今后杂交稻优质育种的主攻方向是降低垩白米率和垩白度 ,重视整精米率的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配套系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安徽农业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总结了配套系应用的主要优点 ,综述了配套系在国内外养猪育种和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介绍了猪二系配套、三系配套、四系配套和五系配套的结构 ,并分析了其特点和应用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苄基腺嘌呤和奈乙酸对不同基因型甘薯茎尖培养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以不同基因型的甘薯优良品种为材料 ,比较了植物生长调节物质 6-苄基腺嘌呤 (BA)和奈乙酸 (NAA)的不同浓度配比对甘薯茎尖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 :接种后 3 0天BA 1.0mg/L +NAA 0 .2mg/L配比 ,对不同基因型甘薯茎尖培养效果较好 ,芽诱导率达 60 %以上 ;延长培养后BA 0 .2mg/L和NAA 0 .1mg/L配比 ,对不同基因型甘薯茎尖培养芽诱导率提高明显 ,芽诱导率达85 .7%以上。
关键词: 甘薯 茎尖培养 6-苄基腺嘌呤(BA) 奈乙酸(NA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合肥市大气污染对植物叶绿素(a、b)含量比例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研究了安徽省合肥市城市大气对该市的 5种常见城市绿化植物叶绿素 (a、b)含量比例的影响 ,结果表明 :污染严重的市中心叶绿素a/b值最高 ,无污染的对照区叶绿素a/b值最低 ;通过t测验等数据分析方法 ,测出了石楠、龙柏、海桐具有显著的抗污染能力 ;比较了 5种植物之间抗污染能力的大小 :石楠 >龙柏 >海桐 >紫叶李 >银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