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移栽密度组合对机插水稻淮稻5号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迟熟中粳淮稻5号为材料进行机插试验,研究不同移栽密度组合对机插水稻淮稻5号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密度能使单株生产力增强,提高单株成穗数和单株经济产量,穗型增大,穗长增加,穗粒数增多,粒重和结实率也增加,茎秆矮壮,抗倒伏能力增强,群体茎蘖消长较为缓和,成穗率升高。但也存在着茎蘖数量不足,群体LAI和生物产量积累较少,最后成穗数不足等特征。综合来看,机插水稻淮稻5号以移栽密度组合A3B3群个体矛盾协调最好,产量最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优质杂交中籼新组合协优3026
《杂交水稻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协优3026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协青早A与强优恢复系3M026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安徽省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一季中稻栽培,2007年4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0701062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基本苗配置对机插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密穗型水稻扬辐粳7号为材料,在机插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基本苗配置(穴数和本数)对机插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栽插本数对产量的影响大于穴数的影响大于两者互作,不同基本苗处理以A2B3处理产量最高。不同基本苗配置对机插水稻外观品质影响最大,对稻米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影响为其次,加工品质受影响最小。随基本苗数的增加,机插水稻垩白率、垩白度增加,胶稠度变长,直链淀粉含量增加。不同基本苗配置对机插水稻RVA谱特征值中的消减值影响最大,热浆黏度其次,峰值时间最小。相同本数不同穴数下,随栽插穴数的增加,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以及糊化温度呈直线增加趋势,崩解值和消减值成直线下降趋势。相同穴数不同本数下,随栽插本数的增加,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以及糊化温度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崩解值和消减值成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综合来看,机插稻扬辐粳7号以25.5×104/hm2,每穴4本左右最有利于机插水稻高产优质形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AnnAGNPS模型在丹江库区黑沟河流域的模拟应用与检验
《土壤通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连续型-分布式参数模型AnnAGNPS,并结合GIS技术,对丹江库区黑沟河流域2003年农业面源污染负荷进行了定量模拟,并且用同步水质监测数据检验了该模型在丹江库区低山丘陵型流域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1)2003年黑沟河流域输沙量为16714.81t,粘粒(<0.002mm)占78.01%;氮素流失量达91.82t,其溶解态氮占76.96%;磷素流失量达4.49t,其颗粒态磷占87.28%。(2)面源污染物向水体迁移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主要集中在降雨量比较多的4~10月份。(3)土地利用方式是影响面源污染物流失的重要因素,居民用地、坡耕地和荒地是该流域污染物流失的关键源区。(4)AnnAGNPS模型对泥沙侵蚀和氮磷营养盐流失的模拟精度由高到低为:氮输出>泥沙模拟>磷输出,对氮的模拟能力较强,对泥沙模拟精度一般,而对磷的模拟则表现出较大的不确定性。
关键词: AnnAGNPS模型 GIS 面源污染 黑沟河流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