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优质烤烟栽培肥料效应分析
《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1997
摘要:经过连续的肥料试验表明,氮、磷、钾用量对产量作用的主效应为N>K>P,对产值影响的主效应为K>P>N。在皖西中等肥力的土壤上,烤烟适宜的氮肥用量为82.5-97.5kg/hm2,N:P2O5:K2O为1:1.2:2~2.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中籼稻91499高产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 1996
摘要:分析了播种期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提出适期早播利于优质中籼稻91499高产。在建立施氮量和栽插密度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效应方程的基础上,指出氮素的产量效应小于栽插密度,两栽培因子与产量均呈二次曲线关系,两因素的产量效应主要通过影响有效穗数来实现的。本试验条件下,最造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分别为182。3kg/ha和50.6万穴/h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季杂交早籼栽培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1993
摘要:通过1991—1992两年研究表明,在我省双季杂交早稻组合选用上,应以早熟大穗型为主;力争早播,以不迟于“清明”为宜;注意穗肥和叶面喷肥+激素的施用;栽播密度并非越密越好,以13.2×19.8厘米为好。具体来说,选用早熟大穗型组合矮优221,4月初播种,亩插2.5万穴,每穴两粒种子苗,上足基肥(50%),早施追肥(30%),巧施穗肥(20%)或抽穗期叶面喷肥,可望获得较高的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西大别山区玉米中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安徽农业科学 》 1993
摘要:根据1989—1991年三年七项试验结果,结合立地条件,提出皖西大别山区玉米中高产栽培技术要点:选用掖单12号、皖单3号、丹玉13号等杂交组合;按不同海拔和茬口确定适宜播种期:每亩4000—6000株,宽窄行种植;亩施氮素14—16公斤、磷素6—7公斤、钾素12—15公斤、锌素1公斤;8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采用地膜覆盖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