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栽培技术(模糊匹配)
222条记录
黄淮海南部地区夏大豆抗逆固氮防衰栽培技术

耕作与栽培 2025

摘要:大豆是保障国家粮油供应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作物之一,对于我国农业和粮食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黄淮海南部地区大豆生产现状进行分析,找出逆境胁迫和氮素营养供应不足引起大豆早衰的问题,提出了一套大豆抗逆固氮防衰高产栽培技术方案,该方案包括了耕作措施、优良品种选择、精准肥水管理、生物固氮强化、灾后补偿、病虫害防治等,旨在提高大豆的固氮效率、抗逆能力及防衰性能,从而实现大豆高产、优质、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抗逆 固氮 防衰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节水稻新品种绿旱两优21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摘要:随着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干旱已成为水稻生产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因此,水稻生产上亟需推广应用节水抗旱稻品种.本文作者详细介绍了节水稻新品种绿旱两优21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与制种技术要点.

关键词: 节水稻 绿旱两优21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工厂化鱼菜共生系统之生菜栽培技术

蔬菜 2024

摘要:为了利用鱼菜共生技术将水产养殖与蔬菜种植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水和有机排泄物的循环利用,最终达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目标,基于工厂化鱼菜共生系统生菜栽培经验,总结了生菜育苗技术、鱼菜共生系统构建、鱼菜共生期管理和生菜采收等技术要点,其中,生菜育苗期利用系统内水体进行补水,生菜定植后与鱼进行共生。在该系统下,生菜每茬可产生15万~18万元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鱼菜共生 工厂化 生菜 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淮海南部地区大豆增密抗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大豆科技 2024

摘要:为充分挖掘大豆品种生产潜力,促进大豆优质高产高效,文章对黄淮海南部地区大豆单产水平关键限制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该地区大豆≥3 750 kg/hm2优质高产群体特征及产量构成指标;以“增密抗逆”为核心,配套种子处理、种植方式、合理施肥、中耕、化控、病虫草害防控及收获等生产技术集成黄淮海南部地区大豆增密抗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并进行示范推广,旨在为区域大豆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黄淮海南部地区 大豆 增密抗逆 优质高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高产晚粳新品种稼粳86的选育与应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24

摘要:稼粳86系安庆市稼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选育的双季晚粳新品种,具有适应性广、优质、高产的特征,2021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粳稻和双季晚粳稻区示范推广。介绍了稼粳86的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总结了其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示范推广提供相应参考。

关键词: 稼粳86 晚粳 高产 优质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粮草双高型大麦新品种皖饲麦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4

摘要:皖饲麦3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粮草双高型饲用大麦新品种。2018—2020年度参加安徽省多点联合鉴定,平均产量达480.64 kg/667 m2,比对照西引二号增产10.42%。2023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号:GPD大麦(青稞)(2023)340003。皖饲麦3号为春性多棱皮大麦,茎秆粗壮,分蘖力较好,生育期187 d左右,株高90 cm左右,千粒质量31 g左右,籽粒蛋白质含量(质量分数,下同)10.31%,淀粉含量632.6 g/kg,β-葡聚糖含量5.01%,综合农艺性状较好,抗倒性强。为充分发挥该品种在安徽省沿淮、江淮地区饲料大麦生产中的作用,系统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并提出了以收获青饲草、青贮饲料和籽粒为不同目的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粮草双高 大麦 皖饲麦3号 品种特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休宁县绿色优质稻米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23

摘要:休宁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有利于绿色优质稻米的生产。本文总结了休宁县绿色优质稻米栽培技术,包括产地选择、品种选择、肥料运筹、栽培措施、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收获与储藏、加工与包装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当地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 栽培技术 绿色 优质 安徽休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新品种皖花14

中国种业 2023

摘要:皖花14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鲁花14为母本、白沙1016为父本进行杂交,F2种子进行氮离子束注入诱变,再经选育而成,具有结荚多而集中、适应性广等优点。2022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号:GPD花生(2022)340189。对皖花14的亲本来源、选育过程、品种特征、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总结。

关键词: 花生 新品种 皖花14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近十年梨栽培领域科研态势分析研究

东南园艺 2023

摘要:栽培技术的研究是梨产业发展的重要部分.为了探究我国近十年梨栽培领域的科研态势,基于文献计量方法,使用ITGInsight、Origin、Ucinet、VOSviewer等软件,从发文机构、学者、期刊、科研合作、研究主题等方面切入,系统分析我国近十年梨栽培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热点主题.研究表明:在我国梨栽培领域的科研工作,以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研竞争力最强;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浙江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等机构占据研究的重要地位;王文辉、贾晓辉、王志华、王少敏、柴仲平、张绍铃等学者具有较强的学术生产力和影响力;学者之间的科研合作主要集中在同机构,不同机构之间的合作相对较为松散;《北方园艺》《中国果树》等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较大.近十年,梨栽培领域主要是围绕着梨病虫害防治技术、田间管理技术对梨产量和品质影响以及梨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等热点研究.

关键词: 栽培 文献计量 知识图谱 态势 病虫害 田间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沿淮地区粳糯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23

摘要:安徽沿淮地区是安徽省重要的粳糯稻生产基地,粳糯稻的增产增收增效对该地区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当前安徽沿淮地区麦茬稻茬口紧张、生产成本高等问题,总结了粳糯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工厂化育秧、机插同步侧深施肥、水浆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安徽沿淮地区粳糯稻大面积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粳糯稻 栽培技术 工厂化育秧 机插侧深施肥 安徽沿淮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