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科学
》
1992
摘要:本文在阐明水稻氮需求、氮效应、稻田氮肥施用技术,及水分管理对氮肥效应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水稻氮肥施用应在适宜氮肥施用量的范围内,采取控前攻中施肥法,与水分管理结合,以水带肥,提高稻田氮肥效益。
关键词:
水稻
氮肥效益
肥水分管理
《安徽农业科学
》
1991
摘要:根据岳西县政府抓高寒山区粮食生产的部署,省农科院驻岳西县科技扶贫队与主薄区农技站共同探讨高寒山区水稻增产途径.对不同产量水平的穗粒结构统计分析表明:穗数、穗粒数与单产均呈正相关,尤以穗数与单产相关系数为0.9705,达极显著水平.增产途径:培育低位多蘖壮秧,采用薄膜育秧,提早栽插.每亩插足10万-12万基本茎蘖茴,合理运筹肥水,实行配方施肥.
关键词:
高寒山区
水稻
穗粒结构
相关系数
《安徽农业科学
》
1990
摘要:1988年,我们调查了生长在合肥地区的5个籼稻品种(早、中熟)和1个晚粳杂交组合的粒重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变化过程.结果显示,籼稻品种的糙米和粳杂组合的千粒重分别在齐穗后26-32天和43天时达到最大值,而5个籼稻品种和粳杂的直链淀粉含量则分别在抽穗后22-24天和34天时达到的最高点.
关键词:
水稻
粒重
直链淀粉
最大值
最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