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安徽地区羊口疮病毒VIR基因PCR检测及遗传进化分析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 2017
摘要:采集安徽某地区两个山羊场中疑似感染ORFV的羔羊唇部结痂病料,采用PCR方法对毒力基因VIR进行了扩增,并获得了目的片段VIR-1和VIR-2。同时将PCR产物克隆至p MD18-T载体,鉴定后测序。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羊场的毒力基因VIR-1和VIR-2基因片段与参考毒株的相关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5.8%~100%和95.4%~99.6%。基因进化树比较显示,两分离株分别与美国AY424975.1株和甘肃KF916586.1株的亲缘关系最近。


内地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与棉农生产决策行为——基于安徽省微观数据的经验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摘要:聚焦内地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棉农生产决策行为的影响,基于安徽省棉农问卷调查所得微观数据对该问题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内地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棉农生产决策行为具有正向的影响,有助于棉农分配更多的土地用于棉花的种植,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在激励棉农种植方面的政策效应较为显著。


复合天然抗氧化剂对封鳊鱼品质的影响及货架期预测
《安徽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目的]有效延长封鳊鱼的货架期。[方法]采用传统腌制的方法制作封鳊鱼,在制作过程中添加复合天然抗氧化剂,通过测定鳊鱼脂肪在储存过程中羰基值(COV)和硫代巴比妥酸(TBA)值的变化,确定其添加效果。同时,利用ASLT法对添加复合天然抗氧化剂的封鳊鱼货架期进行预测。[结果]添加复合天然抗氧化剂的封鳊鱼货架期,在4℃下延长了30 d,在10℃下延长了30 d,在25℃下延长了30~45 d。利用ASLT法预测添加复合天然抗氧化剂的封鳊鱼在储存温度22℃和湿度50%条件下的货架期为82~104 d。[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延长封鳊鱼的货架期提供新途径。


嘧菌酯对石榴干腐病菌的生物学活性
《植物保护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石榴干腐病的病原菌种类及嘧菌酯对石榴干腐病菌的生物学活性,采用单孢分离法对石榴病果中的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然后进行分子鉴定和致病性测定,并通过室内生测法测定了嘧菌酯对其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且连续2年开展了大田防治试验。经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及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石榴干腐病的病原菌为石榴壳座月孢Pilidiella granati。嘧菌酯在水杨肟酸(SHAM)的协同作用下,对石榴干腐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其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平均EC50分别为0.202μg/m L和0.007μg/m L(含100μg/m L SHAM);在大田防治试验中,嘧菌酯对石榴干腐病具有良好的防效,其中1 000倍25%嘧菌酯SC稀释液在2013和2014年的防效分别可达90.85%和81.91%,显著高于其它处理。表明嘧菌酯可作为防治石榴干腐病的候选药剂。
关键词: 石榴干腐病 石榴壳座月孢 嘧菌酯 抑菌活性 田间防效


安徽省克氏原螯虾白斑综合征病毒变异区序列分析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白斑综合征已给安徽省克氏原螯虾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解安徽省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分子流行病学,2016年4—8月在安徽省6个市采集9个养殖的克氏原螯虾样本进行WSSV套式PCR检测,扩增病毒可变区ORF94、ORF75和ORF125,将获得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9个样本均在第1轮PCR扩增中获得阳性结果,其ORF94的重复单元(repeat unit,RU)数量为2、4、7、8和12,2RUs为常见基因型,ORF75的组合RUs总数为3、6、9、10和11,9 RUs为常见基因型,排列顺序为45、102、45、102、3×45、102和45,ORF125的RUs为5~9,其中7 RUs和6 RUs为常见基因型。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白斑综合征病毒 ORF94 ORF75 ORF125 序列分析


杂交旱稻主要米质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17
摘要:为研究两系杂交旱稻优质育种中最佳的亲本选配。以两系不育系‘绿102S’、‘绿旱1S’为母本,耐旱中籼稻鉴定材料‘13NJ103’、‘13NJ108’、‘13NJ113’和‘13NJ114’为父本,采用不完全双列设计研究8个杂交旱稻组合的长宽比、垩白度、垩白粒率、直链淀粉、糊化温度、胶稠度6个主要米质性状的差异性、配合力和遗传力。结果表明,以长宽比为评判标准,母本‘绿旱1S’的米质达到1级标准,‘绿102S’达到2级标准,父本均为2级标准,杂交后代除了A1B3外,其他组合均为2级标准;以垩白度和垩白率比为评判标准,亲本只有‘绿旱1S’、‘13NJ103’和‘13NJ114’米质达到2级标准,且它们的杂交后代米质也达到2级标准;以直链淀粉为评判标准,所有亲本米质本均达到2级标准,并且后代A1B3达到1级标准。以相同母本与不同父本进行杂交,得到后代的长宽比绝大多数介于双亲之间,以相同父本‘13NJ108’与不同母本分进行杂交,得到后代的垩白粒率均达到100%,表现出超低亲分离现象,其他米质性状表现规律不一致;各米质性状的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绿旱1S’、‘13NJ113’和‘13NJ114’在改良米质外观品质上具有一定的价值,‘绿102S’、‘13NJ113’和‘13NJ114’在改良米质蒸煮品质上具有一定的价值。遗传力结果表明,长宽比、直链淀粉含量和碱消值受基因型效应影响较大,受环境影响较小,而垩白度、垩白粒率和胶稠度受基因型效应影响较小,受环境影响较大。


解淀粉芽孢杆菌WH1G与氟啶胺协同防治草莓灰霉病
《农药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出可与解淀粉芽孢杆菌WH1G菌株复配的最佳化学药剂及比例,明确复配药剂对草莓灰霉病菌的增效作用和田间防效。[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8种杀菌剂对草莓灰霉病菌的毒力,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杀菌剂与WH1G菌株的生物相容性,Horsfall法评价复配组合的增效作用,确定复配方案并进行田间验证。[结果]氟啶胺对草莓灰霉病菌的毒力最强,与WH1G菌株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0.0454 mg/L氟啶胺与8.8126×106cfu/m L的WH1G体积比为4∶6时,毒性比率为1.412,表现为增效作用,田间防效高达69.79%,显著高于单剂防效。[结论]氟啶胺可与解淀粉芽孢杆菌WH1G复配协同防治草莓灰霉病,2者按体积比4:6复配不仅可以提高防效,还能有效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