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Rice cropping system(模糊匹配)
77条记录
高温胁迫下水稻生理特性变化及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安徽农学通报 2020

摘要:随着全球气温升高,高温热害已成为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严重自然灾害之一.研究水稻对高温热害的响应及耐温机制,对提高水稻耐热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综述了水稻耐热性生理和分子遗传机理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耐热水稻育种与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 高温热害 耐温机制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蒸谷米水稻机械化绿色栽培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20

摘要:蒸谷米具有高营养价值,加工品质好,出饭率高,易储藏等优点。介绍了蒸谷米水稻,同时提出针对性的机械化绿色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栽培环境,栽培方式,品种选择、处理,田间管理、防治,以及收获贮藏等方面,旨在为蒸谷米水稻栽培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为蒸谷米市场提高抗风险能力。

关键词: 蒸谷米 水稻 栽培技术 绿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肥紫云英对稻田土壤系统氮素平衡的影响综述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CSCD

摘要:为了系统了解稻田种植豆科填闲作物紫云英后氮素流通的变化情况,笔者综合阐述了紫云英对稻田土壤系统中氮素的输入、输出的影响,整体评价水稻-紫云英种植体系中氮素的平衡,结论主要包括:(1)紫云英能高效固氮并替代部分化肥、提高氮肥利用率;(2)通过提高水稻产量和氮含量,紫云英可以增加水稻收割携走氮量;(3)紫云英能够有效降低土壤氮素的径流损失;(4)紫云英可能具有降低土壤氮素淋溶损失的潜力,但是支撑数据较少;(5)紫云英能够显著减少稻田NH3挥发,但是对N2O的影响尚存争议.综上所述,紫云英在保障水稻产量的基础上,能够降低氮素损失所带来的环境风险,有效改善稻田土壤系统氮素平衡情况.

关键词: 紫云英 化肥减量 氮肥利用率 氮平衡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重金属镉代谢的生理和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作物杂志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水稻籽粒镉污染是一个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关控制镉积累的数量性状位点(QTL)和调节水稻镉积累及分配的重要功能基因被广泛研究和报道,揭示了水稻中镉积累的遗传多样性。本文主要回顾和总结水稻中镉的吸收、转运、积累和外排的生理和分子机制,概述目前学者们在培育"低镉大米"方面所做的一些研究,并讨论了降低籽粒中镉含量的现存问题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 水稻 吸收与转运 积累与外排 基因工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新型肥料对江淮地区水稻生长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传统肥料具有利用率低、易污染环境等缺点,筛选适合江淮地区水稻施用的新型肥料对于提高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减少氮损失等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在等氮量200 kg/hm2施用条件下,设置控失尿素、含锌尿素和腐植酸尿素等不同新型肥料处理,同时以普通尿素作为对照,研究其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土壤理化性质以及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含锌尿素和腐植酸尿素有利于提高水稻有效穗、穗粒数和千粒重,水稻产量较普通尿素处理分别增产5.6%和4.3%,而控失尿素一次性施肥处理水稻反而减产6.5%。腐植酸尿素、控失尿素和含锌尿素施用能够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不同类型新型肥料均能够增加水稻地上部氮素吸收量,尤其是腐植酸尿素和含锌尿素,两处理中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和氮素表观利用率较普通尿素处理分别提高1.7~2.1 kg/kg、1.7~2.1 kg/kg和6.2%~12.8%。总体而言,江淮地区水稻种植中适宜施用腐植酸尿素和含锌尿素两种新型肥料,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效率。

关键词: 新型肥料 水稻 产量 理化性质 氮素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水稻品种种植风险评估的技术措施

安徽农业科学 2019

摘要:安徽水稻生产常遇高温、干旱、连阴雨、风灾以及低温冷害等气象灾害影响,通过生产调查、品种展示试验、病原菌的人工接种和非生物逆境鉴定等技术措施,分析水稻品种种植的耐热性、抗倒伏性、耐旱性、抗稻瘟病、抗稻曲病等,综合评估水稻种植的风险,能够有效规避或降低气象灾害对水稻生产危害.

关键词: 水稻 风险评估 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功能性插入缺失标记(InDel)的筛选与应用

作物杂志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开展水稻品种纯度和真实性鉴定对水稻遗传育种和种子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以245个长江中下游主推水稻品种为研究材料,从643个插入缺失(InDel)位点中筛选出124个功能性多态性位点,建立了InDel高效检测体系。进一步利用InDel标记vf0121641804和SSR标记RM7120分析水稻样品的纯度,同时选用覆盖12条染色体的24对InDel引物和48对SSR标准引物分析水稻品种真实性,结果表明,采用InDel标记检测水稻品种纯度和真实性的结果与采用SSR标记检测结果一致,说明水稻功能性InDel标记也可用于水稻品种纯度和品种真实性的鉴定。在此基础上,鉴定了245个水稻品种124个InDel标记的基因型遗传多样性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水稻材料间存在明显的群体结构,基本反映了不同品种间的亲缘关系。水稻功能性InDel标记的筛选与应用,不仅为品种纯度和真实性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了新方法;而且可用于分子辅助育种,提高强优势组合的预见性。

关键词: 水稻 InDel 多态性位点 品种纯度 品种真实性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种植模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机直播增产机理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研究水播和旱播下机直播和撒播对水稻生长、光合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播比旱播有利于提高叶面积指数,在旱播和水播下机直播处理叶面积指数在拔节期以后皆显著高于撒播。水播机直播处理组合最有利于提高叶绿素SPAD值,并显著高于旱播撒播处理。其他条件相同,机直播相比撒播、水播相比旱播皆利于提高水稻各生育期群体干物质量。灌浆中期‘桃湘优莉晶’和‘原旱稻3号’水播机直播比水播撒播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分别增加了7.06%、5.75%、4.32%和5.94%、12.68%、4.33%,水播相比旱播光合特性总体表现较优。其他处理相同下,机直播穗数、千粒质量、穗粒数、结实率、产量和收获指数皆高于撒播,‘桃湘优莉晶’和‘原旱稻3号’收获指数旱播和水播下机直播比撒播增加2.58%、8.96%和6.22%、7.37%,而旱播机直播穗数、穗粒数、结实率与水播撒播差异不显著。产量与叶面积指数、群体干物质量、结实率、穗粒数、千粒质量、穗数皆呈显著正相关,与叶绿素SPAD值、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呈不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_2摩尔分数呈负相关。研究认为水播机直播相比水播撒播、旱播撒播及旱播机直播在改善水稻生长、光合及产量方面优势明显。

关键词: 水稻 种植模式 光合特性 产量构成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氯酸钾抗性与硝酸还原酶NR、亚硝酸还原酶NIR的关联性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CSCD

摘要:氯酸钾抗性是水稻籼粳分类重要指标之一,深入研究氯酸钾抗性机制对揭示籼粳分化的遗传生理基础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笔者利用4份籼稻材料和4份粳稻材料,研究硝酸还原酶NR、亚硝酸还原酶NIR与水稻氯酸钾抗性的关联性.结果表明:NR酶活与水稻氯酸钾反应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716*,显著性水平0.046),NIR酶活与水稻的氯酸钾反应指数相关性不显著(r=-0.628,显著性水平0.096),而NIR/NR比值与水稻的氯酸钾反应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r=-0.879**,显著性水平0.004);当NR活性受抑制时,则NIR酶活与水稻氯酸钾反应指数呈显著负相关(r=-0.709*,显著性水平0.049).由此推断,NIR/NR的相对大小影响了水稻氯酸钾抗性的强弱,这对深入揭示水稻氯酸钾抗性机理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水稻 籼粳分化 氯酸钾抗性 硝酸还原酶 亚硝酸还原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虾稻鳜共作生态种养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8

摘要:[目的]探讨稻渔综合种养在稳粮、促渔、环境友好等方面的生态功能。[方法]通过克氏原螯虾、水稻、鳜鱼共作模式,从经济、生态效益、农业风险评估角度探讨了生态种养融合技术。[结果]通过虾、水稻、鳜鱼共作,利润达到77 125元/hm2,较水稻单作提高了10倍;农业生产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农药,少量施肥,养殖模式绿色环保,产品品质接近天然;多品种综合种养农业风险较低,且效益稳定。[结论]该模式是对传统稻虾连作种养模式的突破,生态环保,能提质增效。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水稻 种养 共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