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学通报
》
2018
摘要:稻渔综合种养是一种稻渔共生互利、生态循环的农业技术模式,推进了种养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该文探讨了克氏原螯虾、水稻、鳜鱼生态种养融合技术,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产品品质方面进行了养殖效果的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虾稻轮作、稻鳜间作的循环种养,综合效益较水稻单作提高5倍;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实现了绿色环保,品质天然。该模式是对传统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创新与升级,实现了稻田休耕与农产品品质提升的双重效果。
关键词:
水稻
鳜鱼
克氏原螯虾
种养
间作
《安徽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目的]筛选出适宜的克氏原螯虾、鳜鱼池塘混养模式。[方法]设置3种克氏原螯虾、鳜鱼投放比例,研究克氏原螯虾和鳜鱼的商品规格、产量、投入成本、利润、产出投入比等指标。[结果]3组商品克氏原螯虾规格从大到小依次为A、B、C组,商品鳜鱼规格从大到小依次为C、B、A组;A、B、C组平均成本分别为158 010.0、93 382.5、57 112.5元/hm~2;A、B、C组平均利润分别为101 749.1、61 550.6和37 273.4元/hm~2;A、B、C组产出投入比为1.61~1.73,各组差异不显著。[结论]B组模式投入成本和利润适中,养殖风险可控,可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鳜鱼
混养
《安徽农学通报
》
2017
摘要:安徽土著鳜类资源丰富,养殖方式多样,养殖分布广泛,苗种需求量大,为开展安徽土著鳜鱼大规格鱼种培育,该文从不同池塘面积、饵料鱼毛仔不同品种、病害防治、日常管理等方面进行试验研究,以期促进鳜鱼养殖业发展。
关键词:
池塘
不同面积
鳜鱼
大规格
培育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
》
2017
摘要:鳜鱼是我国四大名鱼之一,生长快,肉质好,深受消费者欢迎,安徽鳜类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泛.2016年度开展了安徽土著鳜鱼当年养成商品鱼试验,以期促进安徽鳜鱼产业发展,结果表明:每667m2产鳜鱼532.2kg,规格550g及以上占71.8%,养殖成活率90.1%,取得了较好成效.
关键词:
鳜鱼
当年繁育
池塘养殖
鱼病防治
《食品工业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鳜鱼在发酵过程中理化性质和营养物质变化规律的研究,对探讨鳜鱼发酵产业化生产和质量控制具有积极意义。结果表明,鳜鱼发酵7 d时水分含量达59.5%,失重率达11.67%,水分活度为0.94,含盐量2.45%。与鲜鳜鱼相比,臭鳜鱼肌肉黏度增大,总蛋白含量有所下降,氨基态氮和挥发性盐基氮均呈增加趋势。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的是Lys,其在鲜鳜鱼中含量达22.30 mg/100 g,其次是Pro,Gly,Ala和Glu;发酵初期的鳜鱼游离氨基酸总量有所下降,但发酵成品臭鳜鱼中总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又比鲜鳜鱼明显升高。
关键词:
鳜鱼
发酵
物质变化
《水利渔业
》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在蟹鳜混养池塘套养细鳞斜颌鲴,严格控制鳜鲴鱼种放养时间、规格和密度,避免鲴被鳜摄食。养殖季节禁止使用敌百虫等杀虫药物。细鳞斜颌鲴放养时间控制在3月底前,放养规格为13 cm/尾以上,每667 m2放养量为40尾,当年规格达250~350 g/尾,667 m2净利润140元。
关键词:
河蟹
鳜鱼
细鳞斜颌鲴
池塘
混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