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江淮地区(模糊匹配)
29条记录
江淮地区设施园艺环境调控装备关键技术研究分析与展望

安徽农业科学 2017

摘要:在介绍江淮地区环境特点和设施园艺建设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设施园艺调控的3大因素分别是温度、通风性和光照,总结环境调控装备关键技术,针对其中难点提出建议和对策。通过对设施园艺调控关键技术分析研究,进一步提高设施农业的建设水平,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关键词: 江淮地区 设施园艺 调控装备关键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肥料运筹模式对江淮地区机插双季早稻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摘要:为探讨江淮地区机插双季早稻适宜的肥料运筹模式,以常规早稻品种‘浙辐203’为材料,在实地机插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研究3种肥料运筹模式(当地农民常规习惯施肥、高产推荐施肥和控释复合肥施肥)对双季早稻产量构成、叶片SPAD值、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重和茎蘖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施肥模式的平均实际产量达8201.7 kg/hm~2,且高产推荐施肥模式和控释复合肥施肥模式在每穴有效穗数、公顷有效穗数、理论产量上均显著大于当地农民常规习惯施肥模式,在千粒重上均显著小于当地农民常规习惯施肥模式。高产推荐施肥模式可改善双季早稻机插的群体结构,在获得适宜穗数的基础上减少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并减缓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的下降速率,促进生育中、后期主要器官内干物质的积累与转运,提高水稻群体的光合速率,增加群体生物学总量而达到增产。高产推荐施肥模式可作为江淮地区机插双季早稻获得高产的适宜施肥技术模式,对控释复合肥施肥模式进行工艺改进,也可有望成为该地区机插双季早稻高产的一种技术选择。

关键词: 双季早稻 肥料运筹 机插 产量 江淮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淮地区白金针菇优良菌株筛选试验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16

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合江淮地区本土栽培的优良金针菇栽培品种,对8个金针菇品种的菌丝生长特性、子实体产量和生物学性状等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金针菇品种江淮1号菌株菌丝洁白,长势较好,生长速度快,生物转化率最高,因此江淮1号可作为优良金针菇品种在江淮地区推广栽培。

关键词: 金针菇 优良菌株 江淮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淮地区鲜食糯玉米适宜密度研究

作物杂志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糯玉米皖糯5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江淮地区研究密度对糯玉米产量、穗部性状和农艺性状等的影响,为江淮地区鲜食糯玉米合理密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玉米产量随着密度增加呈先增后降变化趋势。2014年度以60 000株/hm~2时产量最高,但60 000和75 000株/hm~2处理玉米产量无显著差异;2015年度以75 000株/hm2处理玉米产量最高,且显著高于30 000和120 000株/hm~2处理的玉米产量。产量-密度关系符合等比型产量-密度关系的基本特征,2014年玉米产量y(kg/hm~2)与密度x(株/hm~2)方程为y=0.40591xe~((-0.0000135x)),最高产量密度范围为54 185~98 290株/hm~2;2015年玉米产量y(kg/hm~2)与密度x(株/hm~2)方程为y=0.43136xe~((-0.0000137x)),最高产量密度范围为52 494~98 238株/hm~2。随着种植密度增加,总体上玉米的穗位高、秃尖长、空秆率增加;穗粗、穗长、穗行数、鲜百粒重下降。江淮地区糯玉米的种植密度以52 494~54 185株/hm~2为宜。

关键词: 玉米 皖糯5号 种植密度 江淮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淮地区苗木林地养鸡的生态效益

浙江农业科学 2016

摘要:选择江淮地区郁闭度为0.5~0.7,林龄为5 a的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苗木林地,研究不同鸡养殖密度对林木生长、林下植被生物量以及土壤碳含量的影响,对该林牧共生生态系统进行生态效益分析。结果表明,适度的林下养殖能促进苗木的生长和林地土壤碳的积累。林下养鸡促进了广玉兰胸径的增长,养殖密度为300只·hm-2时,对苗木生长的促进最强,胸径增长量较对照组提高37.5%。林下养鸡对林下植被的生物量和碳储量有一定影响,养殖密度为300,450和600只·hm-2时,林下植被生物量较试验前分别下降22.1%,78.4%和80.4%,林下植被碳储量较试验前分别下降21.7%,63.8%和65.9%。适宜的养殖密度能有效促进土壤总碳和有机碳含量的积累,养殖密度为300只·hm-2时土壤总碳含量和有机碳含量分别提高40.1%和10.5%。综合分析得出,养殖密度以300只·hm-2为最佳,能有效促进苗木生长和土壤碳的积累,并控制对林地环境的破坏。

关键词: 江淮地区 苗木林地 鸡养殖密度 生态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淮地区适宜机插杂交中籼稻品种及其产量特性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 2015

摘要:选择江淮地区典型生态点,通过对机械化栽插条件下杂交中籼稻品种的生育期、茎蘖动态和产量结构的试验研究,筛选确定适宜该区域机械化种植的水稻品种。结果表明:在江淮地区机械化种植杂交中籼稻,适宜的品种应具有分蘖早生快发、生育期适中、抗逆性强、产量高的特性,如徽两优996、徽两优6号等品种在机插条件下综合优势表现明显。

关键词: 江淮地区 杂交中籼稻 机插 品种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江淮地区梅雨季节(水灾)对养猪业的影响及防灾减灾措施

农业灾害研究 2014

摘要:安徽省江淮地区位于长江和淮河之间,气候温润,农业生产发达,养猪是农业生产中的一项传统产业。该地区每年梅雨季节经常会出现连续较长时间的暴雨,造成高温高湿,不仅给人们生活造成不便,也给养殖业特别是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当地的养殖户要引起高度重视,做好各项预防和应对措施。文中对安徽江淮地区的地理环境、养殖业现状及水灾对养猪业的影响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防和应对措施,以期为广大养殖工作人员今后预防和应对水灾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安徽 江淮地区 梅雨季节 高温 水灾 养猪业 防灾 减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淮地区莲藕—水芹轮作栽培模式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莲藕单一种植时易出现连作障碍,常引起僵藕,产量和品质下降,另外土地利用率低。开展莲藕—水芹一年两茬高效轮作模式集成研究,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该轮作模式主要包括茬口安排和栽培要点两个方面。其中,茬口安排为:莲藕3月底至4月上旬播种,7月中下旬始收,8月中旬采收完毕,及时清园、灌水、施有机肥、翻耕耙平土地,于9月中旬开始种植水芹,采收期为11月中下旬至翌年3月。莲藕栽培要点主要包括品种选择、定植、科学管理(追肥、水位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水芹栽培要点主要包括品种选择、催芽和育苗、排种(排种前准备、排种、软化栽培)、田间管理(水分管理、施肥管理、其他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时采收等。

关键词: 江淮地区 莲藕—水芹轮作栽培模式 茬口安排 栽培要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淮地区大麦田除草剂筛选试验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江淮地区大麦田有效除草剂,选用麦喜+唑啉草酯处理、高渗异丙隆、麦喜、唑啉草酯进行防除杂草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麦喜可以有效防除大麦田阔叶杂草,唑啉草酯可以有效防除禾本科杂草;而以58g/L麦喜悬浮剂150mL/hm2+5%唑啉草酯乳油1200mL/hm2防除阔叶及禾本科杂草总防效较好,60天总草株校正防效、鲜重防效分别达98.58%和98.77%,并且对大麦安全性好,可以在江淮地区大麦田推广应用。

关键词: 除草剂筛选 大麦田 江淮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淮地区秋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模式的优化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优化江淮地区秋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模式。[方法]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播种密度、基肥施用量和播种期对江淮地区稻草覆盖秋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确定稻草覆盖秋马铃薯的最佳栽培模式。[结果]采用费乌瑞它品种马铃薯获得产量高于16320.52kg/hm2的农艺措施为:播种密度6.255万~7.050万株/hm2,施用基肥(N∶P∶K含量45%的三元复合肥)1025.4~1211.7kg/hm2,最适播种期8月17~21日。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是播种时期,其次是播种密度,最后是基肥用量。[结论]该研究可为江淮地区秋马铃薯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秋马铃薯 栽培模式 江淮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