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肥料配比对栝楼产量的影响
《中药材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氮、磷、钾肥施肥量及其配比对栝楼产量的影响。方法:根据安徽省长丰县当地农民习惯施肥方法,设置氮、磷、钾3因素5水平,共13个试验处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栝楼产量及相关性状指标的影响。结果:不同肥料及其配比对栝楼增产效果不同,单株鲜果重最高产约是最低产的11.1倍,单株籽粒干重最高产约是最低产的2.4倍。增产率结果表明肥料增产效果为N肥>K肥>P肥。结论:本试验条件下最佳的施肥水平组合为N3P2K4,即每年尿素施肥量为652 kg/hm~2,过磷酸钙施肥量为833 kg/hm~2,氯化钾施肥量为400 kg/hm~2。


栝楼新品种‘皖蒌17号’
《园艺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栝楼新品种‘皖蒌17号’是以‘皖蒌6号’为母本,‘2号雄株’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生长周期220 d左右,中晚熟;坐果多,果形近圆形,青果期果皮浅绿色,成熟期果皮橙黄色;1年生植株平均单果质量389.8 g,2年生植株平均单果质量399.7 g,存在一柄多果现象;种子长椭圆形,饱满,外壳深棕色,出籽率12.88%,千粒质量333.0 g;1年生和2年生单株块根质量分别为8.70 kg和16.50 kg。高抗流胶病与炭疽病。


栝楼的RAPD-PCR体系建立与优化
《安徽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建立栝楼的RAPD-PCR体系并对该体系进行优化。[方法]以栝楼叶片为材料,采用CTAB法提取栝楼叶片基因组DNA,利用正交设计对RAPD-PCR体系进行优化。[结果]各因素水平变化对PCR反应影响大小依次为:Mg2+、TaqDNA聚合酶、引物和dNTPs。通过试验分析,优化的栝楼RAPD反应体系为:在25μl反应体系中,含10×buffer2.5μl,Mg2+2.0mmol/L,Taq酶1U,引物0.8μmol/L,dNTPs0.1mmol/L。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2mim;94℃变性30s,37℃退火温度40s,72℃延伸1.5mim,36次循环;72℃延伸10mim,4℃保存。[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栝楼RAPD反应体系稳定可靠,为栝楼性别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亲缘关系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栝楼间作生姜立体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 》 2007
摘要:本文结合栝楼间作生姜的生产实际,从栝楼、生姜的选种、对土壤肥料要求、立体栽培的田间配套关键栽培管理技术及收货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总结,为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栝楼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栝楼种质资源圃中的28个性状有差异的单株进行聚类分析研究,从而了解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浙江省的吊瓜和安徽省的栝楼之间遗传距离较远;安徽省内栝楼的种质资源较为丰富,资源大体上可以分为5大类;同一类中种质资源在植物学和生物学性状上仍存在有较多的差异性;本研究还发现"大麻籽"和"大麻籽二号"虽然外部形态相似,但它们的遗传距离较远。因此,对栝楼种质资源进行分类时不仅要从外部形态上进行分析,还要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作进一步的验证。


栝楼组织培养及非试管苗快繁技术研究
《中国瓜菜 》 2006
摘要:对栝楼茎尖组织培养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激素浓度对其芽丛的形成、分化及根的形成有不同的影响,栝楼茎尖组织培养的最佳诱导、增殖和生根培养基分别是MS+6-BA1.5mg/L+IBA0.3mg/L+NAA0.05mg/L、MS+6-BA1.0mg/L+IBA0.3mg/L+NAA0.05mg/L和1/2MS+IBA0.5mg/L。利用栝楼组培苗在隔离网棚中抽出的匍匐茎进行非试管快繁育苗,可低成本、快速繁育出栝楼优质种苗,其中以9-10月份繁出的种苗在当年假植中形成的地下块茎最大,定植当年坐果率、经济产量最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