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李录久(精确检索)
115条记录
不同耕作方式对砂姜黑土物理性质和玉米生长的影响

土壤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砂姜黑土结构不良是影响其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为改良其土壤结构,基于安徽龙亢农场砂姜黑土耕作定位试验基地,设置免耕、旋耕、深松和深翻四种处理,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砂姜黑土0~40 cm土层土壤物理结构、玉米根系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玉米生育期内,免耕处理下0~40cm土壤平均容重和紧实度分别为1.52~1.57g·cm~(–3)和926~1 748 kPa,高于其他耕作处理;0~10 cm土层有效水分库容和饱和导水率低于其他耕作处理,分别仅为0.12 cm~3·cm~(–3)和3.5×10~(–5)mm·min~(–1);根系发育受到明显抑制,根长密度和根干物质的量密度较其他耕作方式分别降低42.5%~117%、35%~73.9%;2016—2017周年作物产量较深松和深翻降低8%~12%。2)与旋耕和深松相比,深翻处理下10~20cm土壤容重和10~30 cm土壤穿透阻力分别降低至1.39~1.51 g·cm~(–3)和725~1 575kPa,0~10 cm土壤饱和导水率显著提高至4.15×10~(–2) mm·min~(–1),0~20 cm土壤有效水分库容提高至17.9%~18.4%,促进了0~10 cm土层根系发育,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3)相关分析表明根长密度与土壤容重(r=–0.74**,P <0.01)和穿透阻力(r=–0.73**,P <0.01)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综上所述,深翻改良砂姜黑土结构效果明显,有利于作物生长,为该区较适宜的耕作模式。

关键词: 砂姜黑土 深翻 土壤结构 根系特征 作物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淮北砂姜黑土小麦高效锌肥施用效应

安徽农业科学 2019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施锌方式对淮北砂姜黑土小麦生长发育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探讨适宜施锌量。[方法]设置0、15、30和60 kg/hm~2 ZnSO_4·7H_2O土壤基施用量,收获期考察小麦产量结构性状。[结果]施锌对小麦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3年试验,与对照相比,单纯土壤基施15、30和60 kg/hm~2 ZnSO_4·7H_2O处理的增产率分别为0.43%~3.50%、4.38%~9.85%和4.25%~10.04%,平均增产2.26%、7.13%和6.81%。施锌增收508~1 086元/hm~2,施锌产投比达2.82∶1.00~22.74∶1.00。[结论]在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地区,当前生产水平下,小麦适宜施锌方式为土壤基施ZnSO_4·7H_2O 15~30 kg/hm~2。

关键词: 锌肥 小麦产量 经济效益 砂姜黑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对水稻生长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现代农业科技 2019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水稻养分专家系统(NE)推荐施肥对江淮丘陵白土区一季中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E推荐的氮、磷、钾配施对水稻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有效改善产量结构性状,增加籽粒产量。4年4地试验,NE较不施氮、磷、钾及不施肥的空白对照(CK)和农民习惯施肥(FP)的增产率分别为30.00%~48.96%、4.35%~14.58%、2.92%~17.02%、34.84%~58.01%、2.96%~12.74%,平均增产37.92%、9.87%、11.21%、44.34%、9.68%,与当地农业技术部门测土配方施肥(ST)产量基本持平。水稻施用氮、磷、钾的增产效应顺序为N>>K≥P。在降低氮肥用量的同时,NE既能保持水稻籽粒产量不降低,同时又能大幅度提高氮素的农学效率和氮肥回收利用率。

关键词: 水稻养分管理专家系统(NE) 推荐施肥 氮肥利用效率 江淮丘陵白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耕作与施肥措施对江淮地区白土理化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连续旋耕白土田耕层浅薄、下层土壤黏重紧实、养分分布不均衡等问题,探索适合于白土稻田的耕作与施肥措施,以进一步提高江淮地区白土生产力和水稻产量水平。设置2种耕作方式(旋耕和翻耕)及3种施肥措施(单施化肥、化肥+有机肥、化肥+秸秆还田),通过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不同耕作方式与施肥措施对白土稻田土壤理化性质、水稳性团聚体分布以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旋耕,翻耕降低0—10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而使10—20cm土层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3.2%~8.8%,4.5%~9.2%,5.2%~8.2%和8.3%~17.7%。增施有机肥或秸秆还田使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较单施化肥处理分别提高1.3%~8.6%和4.1%~21.1%。翻耕方式下10—20cm土层土壤容重较旋耕降低14.4%~19.5%,土壤大团聚体比例在0—10,10—20cm土层则较旋耕分别降低3.0%~5.4%和3.5%~9.7%;在翻耕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或秸秆还田土壤容重较单施化肥降低2.1%~6.6%,大团聚体比例则提高2.8%~8.4%。翻耕有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较旋耕的增产幅度在11.7%~18.0%,增施有机肥或秸秆还田使水稻产量提高1.7%~7.5%。因此,江淮地区连续多年旋耕的白土田进行适宜翻耕结合秸秆还田或增施有机肥可改善0—20cm土层土壤理化性质,有利于水稻产量的提升。

关键词: 白土 稻田 耕作方式 施肥措施 理化性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皮山县土壤盐渍化状况及综合改良措施

现代农业科技 2018

摘要:介绍了皮山县自然条件,盐渍化土壤类型、分布、成因,确立了合理的盐碱地治理目标,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盐渍化土壤综合治理方案,以期为盐碱地改良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盐碱地 成因 综合改良技术 新疆皮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炭负载铁前后对复合污染土壤中Cd、Cu、As淋失和形态转化的影响研究

环境科学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复合污染土壤中Cd、Cu等阳离子重金属与As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和迁移转化行为.本研究以负载铁前后的小麦秸秆生物炭作为修复材料,研究酸雨淋溶条件下两者对复合污染土壤中Cd、Cu、As淋失量及赋存形态的影响;通过分析淋滤液pH值、电导率和溶解性有机碳含量等,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生物炭和负载铁生物炭均显著提高了淋滤液pH值和电导率.溶解性有机碳淋失量在生物炭处理中较对照(CK)处理提高3.4%~15.9%,而在负载铁生物炭处理中则降低27.3%~60.8%.与生物炭不同,负载铁生物炭能够不同程度地降低Cd、Cu和As的淋失,5%施用量下累积淋失量较CK处理分别降低85.7%、19.0%和62.1%.对淋溶后土壤中重金属和As赋存形态进行分析发现,施用生物炭促进了土壤中Cd和Cu由酸提取态向残渣态转化,却使As由无定形及弱结晶铁铝氧化物结合态向专性吸附态转化.负载铁生物炭能够降低土壤中有效态Cd、Cu和As含量,相较于CK处理酸提取态Cd、Cu和非专性吸附态As含量分别减少3.6%~13.4%、7.5%~24.4%和19.0%~58.8%,而可还原态Cd和残渣态Cu、As含量分别增加4.3%~43.3%、2.2%~18.1%和44.9%~53.5%,其中,5%施用量下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综合而言,在5%施用量下,生物炭能够降低土壤中有效态Cd、Cu含量,却提高了As的迁移性和有效性;而负载铁生物炭既降低了酸雨淋溶条件下Cd、Cu、As的淋失,还促进了土壤中Cd、Cu、As由有效态向潜在有效态或稳定态转化,是修复重金属和砷复合污染土壤的有效材料.

关键词: 重金属 生物炭 负载铁生物炭 淋失 赋存形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初始条件对砂姜黑土收缩特征的影响

农业机械学报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离心机法,分别测定了初始容重为1.10、1.22、1.31 g/cm3,初始含水率为49.34%、43.55%、36.03%、31.93%和25.51%以及砂姜质量分数为0、4%、6%、8%、10%和12%的砂姜黑土样品在不同吸力下的土壤体积含水率及收缩特征。结果表明:在考虑土壤收缩变形的情况下,相比VG模型,Gregory模型可以更好地拟合砂姜黑土的水分特征,砂姜黑土含水率随着土样初始容重及初始含水率增加而增加,随着砂姜含量增加而降低。收缩过程中,在不同初始容重处理下,初始容重增加,土壤的线缩率减小,土壤收缩后容重增加比例下降;且初始容重增加显著提高了土壤结构收缩段孔隙收缩比例,降低了线性收缩段孔隙收缩比例。在不同初始含水率处理下,初始含水率越高,土壤线缩率及收缩后的容重越大;当初始含水率为36.03%时,土壤结构收缩段孔隙收缩比例最高,线性收缩段孔隙收缩比例较低。在不同砂姜含量处理下,砂姜含量的提高减小了线缩率及土壤收缩后的容重,增加了土壤总孔隙比。因此,对于砂姜黑土而言,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土壤容重以及降低土壤含水率可以减少土壤收缩;而在砂姜含量较高的情况下,主要应防止由于大孔隙存在而引起的水分流失。

关键词: 砂姜黑土 容重 含水率 砂姜含量 收缩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配方施肥对小麦生长发育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7

摘要:[目的]比较测土配方行动提出的小麦施肥方案在阜南县不同乡镇小麦生长和产量效应。[方法]选择10个试验点,设置空白对照、农民常规施肥和配方施肥共3个处理,小麦成熟期采集植株样品,考察小麦生长发育情况和经济效益。[结果]配方施肥对小麦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籽粒产量较空白对照和农民常规施肥分别增长37.9%~669.9%和6.1%~23.1%,平均提高120.3%和4.7%,配方施肥比空白对照增收6 018元/hm2,施肥产投比达1.87~6.48。[结论]配方施肥方案能有效促进小麦生长发育,但是较农民常规施肥优势不明显,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关键词: 小麦配方施肥方案 籽粒产量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秸秆还田对小麦生长和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7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玉米秸秆还田量对小麦生长和砂姜黑土水分状况的影响,探讨适宜的秸秆还田量。[方法]设置0、1 500、3 000、4 500和6 000 kg/hm~2玉米干秸秆粉碎还田量,小麦主要生育期采集0~10、10~20 cm土壤样品,测定水分含量;收获期考察小麦产量结构性状。[结果]实施玉米秸秆粉碎直接还田对后季小麦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籽粒产量增长3.49%~7.09%,平均提高4.94%,3 000 kg/hm~2的中等秸秆用量处理小麦产量最高。小麦拔节期、孕穗期和开花期0~10 cm、10~20 cm以及0~20 cm土层水分含量显著提高,减轻了土壤干旱程度。[结论]当前生产水平下,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地区玉米秸秆适宜还田量为3 000 kg/hm~2。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小麦产量 土壤水分 砂姜黑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营养特性与施肥技术研究进展

现代农业科技 2017

摘要:总结了当前茶树营养特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无公害栽培的施肥技术研究现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茶树科学施肥提供依据。

关键词: 茶树 营养特性 施肥技术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