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对 6个长条丝瓜品种的熟性和丰产性进行了新复极差测验 ,结果表明 :荆门种、杭州肉丝瓜第 1雌花节位低 ,早期产量高 ,总产量也高 ;白玉霜前期产量较高 ,这三者均是培育早熟丝瓜的良好材料。南京长丝瓜生长势旺 ,总产量较高 ,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小梢种、大梢种、杭州棒锤瓜在早期生产和育种上不能直接利用
关键词:
丝瓜
品种
早熟性
丰产性
《安徽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不同烟草品种具有一定的生态适应性。皖北烟区在肥力较高的土壤条件下 ,综合经济性状以云烟 85和K32 6表现较为突出 ,相当或超越NC 89(当地原主栽品种 )。各品种推荐适宜施氮水平为 ,云烟 85和K 32 6 6 7.5kg/hm2 ,K 346 5 2 .5~ 6 7.5kg/hm2 ,RG 116 7.5~ 82 .5kg/hm2 ,NC 895 2 .5~ 6 7.5kg/hm2 。
关键词:
烤烟
品种
施氮水平
《蚕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采用杂交、回交、成对品种系统选育等方法育成了九(921) 、华(923) 、春(922) 、早(924)4 个新品种,经配合力测定组配成四元杂交种九·华×春·早。实验室鉴定、农村试养、蚕种场繁育结果表明该品种强健好养,制种性能好,茧形大而匀整,茧丝品质良好,综合经济性状优良。
关键词:
家蚕
品种
九·华
春·早
《安徽农业科学
》
1993
摘要:本试验通过对籽粒苋的品种、土壤水分含量及施肥量的初步研究,得出以下结果:在紫色土上种植美国籽粒苋西藏白和K112品种都有较强的适应性,尤以西藏白为佳。土壤水分含量对籽粒苋两品种在现蕾至开花初期的产量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土壤含水量的提高,产量(鲜重)明显也增加;但对成熟期收获的产量影响不大。施肥量的高低,对两品种产量影响显著,产量高低受施肥量影响顺序为:高肥>中肥>对照(不施肥)。三因素间的一级、二级交互作用对籽粒苋的植物学性状、产量影响不大。
关键词:
紫色土
籽粒苋
品种
西藏白
K112土壤含水量
施肥量
《安徽农业科学
》
1993
摘要:皖麦16号(8553)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育出的小麦新品种。春性,亩产350—400公斤,适合淮北中北部地区中上等肥力水平的地块种植。株高80厘米左右,长芒,白壳,白粒,千粒重40克,粗蛋白质含量13.34%,抗条锈和白粉病,轻感叶锈病,中感赤霉病,较抗吸浆虫,耐旱,耐青干,抗倒伏,抗寒性较差。适宜播期为10月中、下旬至11月初,基本苗可掌握在20—25万之间。
关键词:
太谷核不育小麦
品种
生物学特性
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