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rice varieties(模糊匹配)
228条记录
水稻耐热性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综述了高温热害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品质性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及水稻耐热性分子遗传与耐热新品种育种的研究进展,并对进一步开展水稻耐热性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水稻 高温胁迫 耐热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优质稻米食味与理化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006年安徽省各地推广种植的优质米品种为材料,进行稻米品质的理化指标与食味间的典型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籼稻的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碱消值和蛋白质含量4个理化指标与食味构成因子间的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构成的线性组合已包含了原有变量全部信息的80.8%。籼稻的蒸煮、营养品质与食味构成因子之间的相关主要是蛋白质含量、碱消值与冷饭柔软性之间的相关。粳稻食味构成因子与长宽比、垩白度、透明度、碱消值、胶稠度、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等几个理化指标间的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构成的线性组合已包含了原有变量全部信息的76.3%。粳稻的外观、蒸煮、营养品质与食味构成因子之间的相关主要是透明度、长宽比和碱消值与冷饭柔软性之间的相关。并对食味与理化品质性状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

关键词: 稻米 食味 理化品质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氮素籽粒生产效率遗传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了解不同氮环境中水稻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的遗传特点。[方法]采用Dasanbyeo×TR22183杂交,构建了163个家系组成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s),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研究施氮、不施氮处理的水稻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的遗传机制。[结果]两亲本的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在不同处理中均存在统计学差异,RILs群体的变幅较大,极显著差异,且呈连续变异。水稻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属两对主基因+多基因控制,在施氮处理下的最适模型为E-1-4模型,主基因表现为显性上位作用,遗传率为51.03%,且两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不同;在未施氮处理下的最适模型为E-1-9,主基因表现为抑制作用,遗传率为41.10%。主基因间包括加性和加性上位互作效应。[结论]水稻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在不同的氮环境中均属两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在施氮环境中表现相对较高。

关键词: 水稻 氮素籽粒生产效率 遗传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适用于水稻微粒体蛋白的双向电泳技术及苯达松抗性相关蛋白的初步分析

作物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不同来源的样品,建立相应的双向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技术是开展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基础。以野生型水稻(O.sativaL.)农林8号(N8)及其苯达松敏感致死(bentazon sensitive lethal,bsl)突变体农林8号m(N8m)为材料,通过优化条件,建立了适合于水稻微粒体蛋白的双向电泳技术。并通过双向电泳图谱的比对,共找到15个差异蛋白点,分为供试材料间差异、苯达松处理前后差异和N8在苯达松处理后特异表达等3种类型。结合苯达松抗性比较及苯达松残留分析,推测材料间差异是因γ射线辐照引起基因结构变异,从而影响了基因的表达;苯达松处理前后差异与氧自由基清除酶系或系统获得抗性相关酶系有关;N8在苯达松处理后特异表达与苯达松代谢有关。

关键词: 水稻 微粒体 双向电泳 苯达松 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稻96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皖稻96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采用系谱法选育成的优质双季皖粳糯新品种。两年安徽省区域,平均产量7 593.5 kg/hm2,比对照M1148增产7.5%,全生育期128 d,适宜播种期为6月15~25日。

关键词: 水稻 皖稻96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籼2503的选育及其应用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籼2503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采用复合杂交和系谱选择法育成的优质中籼稻新品种,具有米质优异、产量较高、抗逆性较强、熟期适中和综合性状好的特点。米质达部颁一等食用稻品质标准;两年省区试,平均产量8 380.5 kg/hm2,较对照汕优63增产1.01%,一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418.0 kg/hm2,较对照汕优63增产8.29%;白叶枯抗性3~5级,稻瘟病抗性5~7级,抗性明显优于对照汕优63,抗倒性好。全生育期135~140 d,适宜在安徽省作一季中稻种植。适宜播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基本苗100万~120万/hm2。

关键词: 水稻 优质 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显性半矮秆突变体及其衍生系的广亲和性鉴定

杂交水稻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别以水稻显性半矮秆突变体Y98149及其衍生系D3、D4、D5与4个籼稻和4个粳稻品种测交进行广亲和性鉴定。结果表明,D5与标准籼稻测验种(IR36、南京11号)测交F1结实率均值为78.7%,与标准粳稻测验种(巴利拉、秋光)测交F1结实率均值为77.9%,具有较好的广亲和性;且D5与籼、粳品系测交在产量性状上均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而株高较矮,具有负向超亲优势。

关键词: 水稻 显性半矮秆突变体 广亲和性 亚种间杂种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富含铁锌水稻的筛选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筛选出富铁、富锌水稻种质2个,分别是IR41994-50-2-1-3(S1)和IR68144-213-2-2-3(S5),S1的Fe、Zn含量达到了42.86和253.29 mg/kg,S5的Fe、Zn含量达到了36.28和352.61 mg/kg,为富铁、富锌水稻品种的选育提供了资源保障。

关键词: 水稻 精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耐寒性品种的苗期耐寒性鉴定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以竹青等耐寒性品种作对照,对耐寒品种云恢72及其杂交后代的耐寒性进行鉴定;并通过对2003年试验材料的干、冻前、冻后的电导率测定和冻害对茎、根重影响的调查,筛选出耐寒性极好且农艺性状优良的新品种直254和1401。

关键词: 水稻 耐寒性品种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中籼新组合协优9019的生理特性及其农艺措施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协优9019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氮素利用率高等特性。安徽省2年中籼区试,平均产量9022.5kg/hm2;2002年安徽省中籼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064.5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2.8%。2003~2004年参加长江中下游迟熟高产组区试,平均产量8346.75kg/hm2。2005年肥东县133hm2以上的大面积示范,理论产量达12171kg/hm2。2003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2005年通过国审。

关键词: 水稻 杂交中籼稻 协优9019 高产 优质 抗逆 生理特性 农艺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