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548条记录
稻稗混播互作机制的初步研究

分子植物育种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稻稗互作机制对揭示抑草稻的抑草机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研究以抑草稻材料6173、不抑草的地方品种93067以及已破除休眠的稗草为试验材料,采用稻稗混播法,研究混播水稻材料及稗草互作的生物学性状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直播稻材料6173具有较强的抑草性能;水稻对稗草的抑制作用则主要对稗草的成苗率、孕穗期及抽穗有影响;相对于水稻对稗草的抑制效果,稗草对水稻的抑制作用更明显,表现为在单播时,93067和6173的成苗率、茎、根干重、茎长差异不明显,在与稗草混播的条件下,成苗率、茎、根干重、茎长差异明显,其中,93067茎、根干重仅为6173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93067茎长则仅为6173十分之三,而相应的与93067和6173混播的稗的草茎、根干重及种子结实率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水稻与稗草混播互作过程中,水稻对稗草的影响远小于稗草对水稻的作用。本研究将有利于进一步揭示稻稗互作的机制。

关键词: 水稻 抑草稻 稗草 混播 稻稗互作 抑草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代乳粉能量水平对早期断奶湖羊羔羊生长性能和物质代谢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代乳粉能量水平对早期断奶羔羊生长发育和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选择40只10日龄的健康湖羊羔羊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随母哺乳组、代乳粉高能组、中能组和低能组,在羔羊15、37、60、115 d测定体重和体况,在28~33、58~63日龄进行消化代谢试验,试验持续115 d。结果表明:早期断奶对羔羊的体增重在37日龄之前显著低于随母哺乳羔羊(P<0.05),在37~60日龄期间早期断奶组羔羊的增重高于随母哺乳羔羊,各处理羔羊全期增重总差异不显著;中等能量水平的代乳粉有利于羔羊的生长发育,代乳粉能量水平对羔羊增重有影响,中能代乳粉组>高能代乳粉组>低能代乳粉组;羔羊体况的增加趋势和体增重基本相同;代乳粉能量水平均显著影响DM、GE、CP、EE、Ca的表观代谢率(P<0.05),中能代乳粉组的营养物质代谢率最优,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湖羊羔羊可以在10日龄断母乳,用于早期断奶的代乳粉中等能量为宜,代乳粉总能水平为19.0 MJ/kg较好。

关键词: 羔羊 代乳粉 能量水平 生长性能 消化代谢 湖羊

安徽主栽蔬菜施肥现状调查及对策

中国蔬菜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安徽省2012、2013年度的蔬菜施肥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安徽省蔬菜施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被调查农户种植的常用蔬菜有26种,其中辣椒、番茄、黄瓜、大白菜、花椰菜、茄子等6种蔬菜的种植面积占调查总面积的67.4%,且种植户数最多,达调查总样本数的52.1%。种植这6种蔬菜的所有田块均施用了化肥,施用有机肥的比例仅为30.4%;化学氮肥投入量均在300 kg·hm-2以上,化肥投入的平均N∶P2O5∶K2O为1∶0.46∶0.49,不同种类蔬菜有机肥投入量差异较大。6种蔬菜的平均施肥次数为3.2次。6种蔬菜中黄瓜产量最高,茄子产值最高,蔬菜产值和肥料投入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生产中应改善施肥技术,加快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

关键词: 安徽省 蔬菜 施肥 调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菜籽饼硫苷降解菌株筛选、鉴定及其发酵条件优化

中国油脂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堆放菜籽饼的表层和深层土壤为分离源,利用牛肉膏蛋白胨和MRS培养基分离和纯化菌株得到菌株Y4和R1,再经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菌株的分类地位。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固态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菌株Y4和R1分别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混菌发酵最优组合:Y4接种量为10%,R1接种量为9%,料水比为1∶1,麸皮与菜籽饼质量比为1∶10(以干物质计),发酵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72 h;在试验条件下,混菌发酵效果优于单菌发酵。验证试验测得硫苷、异硫氰酸酯(ITC)和唑烷硫酮(OZT)的降解率分别为67.26%、60.38%和53.24%,粗蛋白和小肽含量提高了2.74和2.40个百分点。混菌固态发酵菜籽饼能够有效降解硫苷等抗营养因子,可大大改善菜籽饼的饲用品质。

关键词: 菜籽饼 硫苷 发酵 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添食桑叶粉对皖西白鹅生长和屠宰性能及肉质的影响

蚕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在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桑叶粉,考察桑叶粉对皖西白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质的影响。分别给125日龄的皖西白鹅连续50 d饲喂添加5%、8%、11%桑叶粉的配方饲粮,调查平均日采食量较不添食桑叶粉的对照组均略有增加,但平均日体质量增加量极显著降低(P<0.01),导致料重比极显著增加(P<0.01);桑叶粉添食皖西白鹅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屠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食桑叶粉能极显著降低皖西白鹅的腹脂率(P<0.01),对胸肌率和腿肌率的影响不明显(P>0.05);添食桑叶粉可显著降低皖西白鹅肌肉中干物质、粗脂肪、粗蛋白、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P<0.05),总氨基酸含量也略有降低;除了8%桑叶粉添加组外,其余2个桑叶粉添加组皖西白鹅肌肉中的肌苷酸含量均高于对照组,11%桑叶粉添加组皖西白鹅肌肉中的硫胺素含量比对照组提高52.00%(P<0.05)。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在饲粮中添加适量桑叶粉可以明显提高皖西白鹅的屠宰性能,增加肉质风味,但还应适当降低桑叶粉的添加量,以改善饲料的适口性。

关键词: 桑叶粉 皖西白鹅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肉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借鉴国际经验培育和扶持安徽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探讨

世界农业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完善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必然选择。本文以安徽省为例,分析了当前安徽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美国、日本、韩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经验,提出了培育和扶持安徽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对策。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公共服务机构 农民专业合作社 龙头企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湖南砖茶主产区茶园土壤有效氟的背景调查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砖茶主产区茶园表层土壤有效氟含量背景特征,对湖北、湖南4个县市139个典型茶园0~30 cm土层土壤水溶态氟、交换态氟含量和p H值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水溶态氟和交换态氟平均含量分别为0.67 mg/kg和0.49 mg/kg,主要分布区间分别为0.51~1.00 mg/kg和0.61~0.80 mg/kg;湖南省水溶态氟和交换态氟平均含量分别为0.39 mg/kg和0.26 mg/kg,主要分布区间分别为0~0.5 mg/kg和0.21~0.40 mg/kg;各地区水溶态氟含量顺序为咸宁>长沙>安化>桃源,交换态氟含量为咸宁>安化>长沙>桃源;湖北省大部分土壤p H值<4.5,湖南p H值主要分布在4.5~5.5,各地区间差异较大。整个调查区土壤p H值与水溶态氟、交换态氟均呈显著负相关,但不同县(市)茶园土壤p H值与水溶态氟含量的关系有所不同,调查地点对土壤有效氟含量状况起决定作用,土壤p H值对土壤有效氟含量的影响相对较小。

关键词: 茶园土壤 砖茶 水溶态氟 交换态氟 p H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工雌核发育红草金鱼体色的定向发育研究

南方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雌核发育红草金鱼F1代的体色发育方向及其与母本的差异性,为观赏鱼类优质体色的定向培育奠定基础。【方法】采集兴国红鲤和黄锦鲤的精子,经紫外光照射失活后,分别刺激红草金鱼成熟卵细胞,受精卵经冷冻休克、染色体加倍处理后进行人工孵化,即获得雌核发育的二倍体,并以兴国红鲤(♂)、黄锦鲤(♂)与红草金鱼(♀)杂交的二倍体为对照,分别计算其孵化时长和孵化率,统计F1代体色和体形的表型及比例。【结果】以兴国红鲤和黄锦鲤的失活精子诱导红草金鱼雌核发育产生F1代个体,其孵化率分别为8.1%和1.7%,孵化时长分别为92和97 h;且均以红色个体(含桔红色和淡红色)为主,分别占98.6%和99.3%,夹杂有少量青灰色和黄灰色个体。雌核发育F1代红色个体均显母本形态,呈鲫鱼型;青灰色和黄灰色个体则略带父本形态,形体介于鲫鲤之间。根据生长发育过程中鱼体体色发生生理的转变进程,可将红草金鱼雌核发育F1代鱼苗的体色转变进程划分成5个阶段。【结论】异源失活精子诱导红草金鱼雌核发育的F1代个体可定向发育成母本体色,因此应用人工雌核发育技术结合体色选育技术,可定向培育高档观赏鱼类的优质花色。

关键词: 红草金鱼 雌核发育 锦鲤 体色 体形 定向培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美国、日本土地信托流转模式及启示

世界农业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以美国和日本为对象,探讨两国土地信托流转的模式与特点,认为在完善中国土地信托流转制度的工作方面,首先需要加快土地信托流转立法工作的进行,其次要构建土地价值评估体系,再次要加大对土地信托的金融支持,最后应建立健全土地信托流转监管制度。

关键词: 美国 日本 土地信托 模式 特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高效利用水稻碳氮代谢物含量的变化特征

作物杂志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土培盆栽试验,研究氮高效利用水稻在不同供氮水平下碳氮代谢物含量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与氮素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氮高效利用水稻碳氮代谢物谷氨酸(Glu)、谷氨酰胺(Gln)、α-酮戊二酸(2-OG)和蔗糖的含量随生育进程的变化态势与氮低效利用水稻大致相同,但其含量的高低因品种、施氮量不同而异。Glu对氮的响应基本为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Gln在抽穗期、开花期和2-OG在抽穗期、开花期、成熟期对氮响应呈现先降后升再降的"S"型曲线变化规律;蔗糖在抽穗期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少,而在成熟期表现为增加。抽穗期Gln与Glu呈极显著正相关;氮利用效率(NUE)与开花期的Gln呈显著负相关,与Glu呈显著正相关,与成熟期2-OG呈极显著负相关。施氮量和不同氮利用效率水稻对碳氮代谢物含量有影响,氮高效利用水稻在低氮条件下具有较高的Glu、2-OG和蔗糖含量;抽穗期不同供氮处理Gln含量均明显较高。

关键词: 施氮水平 水稻 氮利用效率 碳氮代谢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