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高产抗倒伏大豆皖豆31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目的]介绍高产大豆新品种皖豆31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方法]皖豆31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于1998年以蒙91-413为母本、泗豆1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择和海南加代选育而成。该研究描述了皖豆31品种的产量表现及品种特征特性,并介绍了其栽培技术要点。[结果]皖豆31参加2009~2010年安徽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2 730.60 kg/hm2,比对照中黄13增产7.33%,并表现丰产、稳产、抗病、抗倒伏。该品种生育期103 d,单株有效荚数42.9个,百粒重18.8 g,子粒蛋白质含量44.04%,粗脂肪含量18.66%,最佳种植密度范围为22.5万~30.0万株/hm2,在中高肥力田块易获高产。[结论]皖豆31是高产、优质、抗倒伏夏大豆新品种,适宜在安徽省沿淮淮北地区作早中熟夏大豆种植。
关键词: 高产抗倒伏大豆 皖豆31 品种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薄壳山核桃水肥管理技术初探
《园艺与种苗 》 2016
摘要:在简述薄壳山核桃在安徽省栽培水肥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科学水肥管理对于薄壳山核桃栽培的重要性,指出了未来安徽薄壳山核桃水肥管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霍米斛人工繁殖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为保护和开发利用该珍稀物种、规范种植行为,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从霍米斛的生物学特性、种苗繁殖、大棚栽培、管理和采收加工等方面对霍米斛人工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食型紫色甘薯新品种防薯9号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
《广西农学报 》 2015
摘要:为解决当地甘薯蔓长、产量低、生育期长、薯形不够美观等缺点,助力食用型甘薯产业发展,开展鲜食型甘薯新品种的选育工作。以桂紫薯为母本,以心香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甘薯新品种防薯9号,经2014年广西区甘薯新品种筛选试验表明:品种结薯早,生育期短,蔓短,鲜薯产量高,干物率高达30.6%,食味品质好,鲜薯和鲜食商品性好,是比较理想的鲜食型和加工型紫色甘薯新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