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生姜资源品质与产量比较
《安徽农业科学 》 2025
摘要:以霍山小黄姜、水口生姜、马厂黄姜、洪里生姜、临泉狮子头、临泉小黄姜、岳西小黄姜、舒城小黄姜、广西红芽姜、金寨小黄姜、铜陵白姜等16份地方生姜资源为试验材料进行品质与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岳西小黄姜的姜辣素总和最高(22 548.290μg/g),最低为临泉小黄姜(13 694.800μg/g);粗纤维含量最高为西林火姜(46.707 mg/g),最低为玉林园肉生姜(3.437 mg/g);粗蛋白含量最高为玉林园肉生姜(311.863 mg/g),最低为水口生姜(200.917 mg/g);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临泉狮子头(91.687 mg/g),最低为水口生姜(31.000 mg/g);含水量最高为玉林园肉生姜(932.53 g/kg),最低为铜陵白姜(90.420 mg/g);产量最高是广西红芽姜(108 075.0 kg/hm2),最低是水口生姜(74 475.0 kg/hm2)。岳西小黄姜、马厂黄姜、平顶4号、洪里生姜和临泉狮子头可以作为生产生姜调味品的育种材料。马厂黄姜、平顶4号、水口生姜、金寨小黄姜、石塘姜、玉林园肉生姜和舒城小黄姜适合以嫩姜进行加工。广西红芽姜、临泉狮子头、岳西小黄姜、洪里生姜、平顶4号、马厂黄姜、铜陵白姜和西林火姜更符合产量育种需求。


叶面喷施二氢卟吩铁对'铜陵白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植物生理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铜陵白姜’(Zingiber officinale ‘Tongling White Ginger’)为试验材料,采用稀释5 000倍液的0.02%二氢卟吩铁(iron chlorine e6, ICe6)可溶粉剂对不同生长时期的‘铜陵白姜’叶面进行喷施,探讨其对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二氢卟吩铁在生姜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 T2处理(三股杈期和第2次小培土时各喷施1次二氢卟吩铁)有利于姜辣素含量增加,比对照(喷施清水, CK)增加74.33%; T1处理(三股杈期喷施1次二氢卟吩铁)和T3处理(三股杈期、第2次小培土和第3次小培土时各喷施1次二氢卟吩铁)的粗纤维含量极显著高于CK, T2处理粗纤维含量极显著低于T1处理和T3处理; 3个处理与CK的可溶性总糖含量和含水量均没有显著差异,但粗蛋白含量均极显著低于CK。T2处理和T3处理对‘铜陵白姜’增产作用显著,比CK分别增产22.99%和23.38%。综合考量, T2处理对提高‘铜陵白姜’产量、提升品质效果较好,对种植户的增产增效具有积极作用,应用前景良好。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