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发明人: 何传龙;曹承富;王道中;王明秀;刘枫;雷虎;花可可;郭志彬;产焰坤;李帆
专利号: CN201610567826.5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秸秆直接还田培肥土壤的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作物收获季节用收割机收割秸秆作物,留低茬,收集作物秸秆;2.将一亩地收集的作物秸秆集中到1/2~1/5亩的耕地上,将秸秆辅匀,撒石灰氮,进行旋耕,将作物秸秆与耕层土壤混合,旋耕2遍;经过处理的耕地休闲一个月,未经过处理的耕地正常种植作物;3.进行第二次旋耕,秸秆分解转化速度大大加快;4.将耕地休闲一个作物生长季节,秸秆在土壤中充分腐解转化成有机质并释放无机养分,得到休闲耕地;休闲耕地的土壤中看不见秸秆残体,所述休闲耕地的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8%以上、土壤全氮含量提高5%以上、土壤碱解氮含量提高5%以上、速效钾含量提高10%以上。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安微省不同生态区冬小麦产量及土壤肥力评价
作者:李玮;乔玉强;曹承富;丁永刚;陈欢;赵竹;杜世州;张向前;尚云秋
关键词:冬小麦;产量;土壤肥力;生态区;安徽省
-
溶磷菌剂对玉米幼苗生长及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磷素形态的影响
作者:万水霞;李帆;王静;郭志彬;喻颖;蒋光月;武际
关键词:溶磷菌;土壤肥力;根系形态;磷素形态;微生物群落结构
-
基于生产托管服务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探析
作者:陈欢;汪永武;马斐;曹承富;吴子峰;乔玉强;李玮;张向前;赵竹;丁永刚;侯君佑;储艳梅;韩佩杰;杜世州
关键词:农业;成果转化;科技创新;生产托管;安徽省
-
高光效小麦群体提高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机理
作者:丁永刚;陈欢;曹承富;乔玉强;赵竹;李玮;张向前;杜世州
关键词:小麦;光能利用率;光能资源利用;氮素吸收;叶面积指数;产量
-
大豆生长及产量和品质对不同施肥模式的响应
作者:张向前;杜世州;乔玉强;曹承富;李玮;赵竹;陈欢;丁永刚;尚云秋
关键词:大豆;根干质量;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蛋白质含量
-
沼液替代化肥对稻油轮作周年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作者:潘志军;吴小文;吴晨阳;陈龙;胡志刚;王慧敏;廖霞;李帆
关键词:稻油轮作;有机肥;沼液;产量;土壤养分
-
有机肥替代化肥对葡萄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作者:韩峰;晋琳;郭志彬;王道中;花可可;何传龙;詹林川
关键词:有机肥替代化肥;葡萄;品质;土壤养分;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