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传统耕作方式下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紧实度和养分有效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Guo Zhibin

作者: Guo Zhibin 1 ; 郭志彬 2 ; Wang Jing 3 ; 王静 4 ; Guo Xisheng 5 ;

作者机构: 1.Soil and Fertilizer Research Institute,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efei,Anhui,230031 China

2.Key laboratory of Nutrient Cycling and Resources Environment of AnHui province,Hefei,Anhui,230031 China

3.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4.安徽养分循环与资源环境省级实验室,合肥230031

5.S

关键词: 小麦;秸秆还田;土壤紧实度;养分有效性;耕作方式

会议名称: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

页码: 235-247

摘要: 传统耕作方式下土壤紧实度过高是制约淮北平原粮食提高、诱使土壤肥力退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秸秆还田有利于降低土壤紧实度,但不同还田量对土壤紧实和养分有效性的影响不同.为了寻找一种有效降低土壤紧实,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以及小麦产量的方法,本文对五种长期施肥处理(从1983年到现在)进行了研究:(1)不施肥(NF);(2)自然草地(CT);(3) 7500kg· hm2的小麦秸秆和化肥混施(WS-NPK);(4) 3750kg·hm2的小麦秸秆和化肥混施(1/2WS-NPK);(5)施用化肥(NPK).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小麦秸秆还田有利于改善0-25cm的土壤水分含量.同单独施用化学肥料相比,1/2WS-NPK和WS-NPK处理0-25cm的土壤水分分别提高8.12%和12.29%.此外,小麦秸秆还田还有利于降低土壤紧实度.同NPK处理相比,1/2WS-NPK和WS-NPK中0-15cm的土壤紧实度下降均超过10%,15-20cm的土壤紧实度分别下降6.93%和9.14%.另外,小麦秸秆还田还有利于提高0-25cm的土壤有机质和养分有效性.同单独施化学肥料相比,秸秆还田处理下0-25cm的土壤有机质和有效氮分别提高27.10%和17.42%以上.因此,在施用化肥的基础上,配以小麦秸秆还田是改善土壤紧实度和土壤养分有效性的有效方法,有利于提高小麦产量.同时,土壤紧实和养分有效性改善的程度受到秸秆还田量的影响.

分类号: S512.106.1

  • 相关文献

[1]不同机械耕作方式对茶园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张永利,廖万有,王烨军,苏有健,孙力. 2015

[2]自然降水条件下耕作方式对小麦生长、产量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赵竹,乔玉强,李玮,陈欢,杜世州,张向前,曹承富. 2014

[3]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赵竹,曹承富,乔玉强,杜世州,张耀兰,刘永华,张四华. 2009

[4]秸秆还田与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乔玉强,曹承富,赵竹,杜世州,张耀兰,刘永华,张四华. 2012

[5]秸秆还田对小麦出苗质量的影响及对策. 陈翔,张乐乐,吴宇,蔡洪梅,于敏,武文明,张林,李金才. 2021

[6]秸秆还田与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及赤霉病发生的影响. 乔玉强,曹承富,赵竹,杜世州,张耀兰,刘永华,张四华. 2013

[7]蛴螬危害花生产量损失调查及发生因子分析. 江玉萍,鞠倩,姜晓静,赵志强,李晓,吕敬军,姜言生,倪皖莉,陈志德. 2013

[8]耕作方式对主要粮食作物影响的研究综述. 张向前,杨文飞,徐云姬. 2020

[9]耕作与施肥措施对江淮地区白土理化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吴萍萍,李录久,耿言安,姚文麒. 2018

[10]不同耕作方式对茶园土壤物理性状及茶叶产量的影响. 苏有健,王烨军,张永利,丁勇,罗毅,宋莉,廖万有. 2015

[11]深耕结合秸秆还田提高作物产量并改善耕层薄化土壤理化性质. 韩上,武际,李敏,陈峰,王允青,程文龙,唐杉,王慧,郭熙盛,卢昌艾. 2020

[12]中国主要耕作方式对旱地土壤结构及养分和微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综述. 张向前,杨文飞,徐云姬. 2019

[13]深翻、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稻田水分渗漏和氮素淋溶的影响. 王瑾瑜,程文龙,槐圣昌,武红亮,邢婷婷,于伟家,武际,李敏,卢昌艾. 2021

[14]秸秆还田下优化栽培对油菜物质累积和产量的影响. YUAN Man-man,袁嫚嫚,Wu Gang,邬刚,SUN Yi-Xiang. 2014

[15]秸秆堆肥对砂姜黑土小麦产量、养分利用率的影响及培肥效果研究. He Chuanlong,何传龙,Cao Chengfu,曹承富. 2012

[16]秸秆还田的化感效应概述. 周婷婷,朱丽君,李布青. 2010

[17]安徽保护性耕作与节水农业技术研究. 王艳,施六林,王川. 2012

[18]安徽保护性耕作与节水农业技术研究. WANG Yan,王艳,SHI Liu-Lin,施六林. 2013

[19]秸秆还田条件下稻田田面水不同形态氮动态变化特征研究. 王静,郭熙盛,王允青,吕国安. 2014

[20]长期施用化肥及秸秆还田对砂姜黑土细菌群落的影响. 孙瑞波,郭熙盛,王道中,褚海燕.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