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童语 1 ; 钟成虎 1 ; 吴晓鹏 1 ; 张睿 1 ; 王道中 1 ; 王静 1 ; 花可可 1 ; 朱林 1 ;
作者机构: 1.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养分循环与资源环境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茂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萧县永堌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控释掺混肥;田面水磷;单季稻;沿江地区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672-352X
年卷期: 2023 年 04 期
页码: 683-69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控释掺混肥作为一种高效的新型肥料被广泛用于大田生产。为阐明不同用量控释掺混肥对单季稻产量、磷素利用效率和田面水磷流失风险的影响,以水环境敏感的沿江地区单季稻-休闲的种植模式为对象,研究不施肥(CK)、常规施肥(NPK,总磷量108 kg·hm-2)、控释掺混肥减磷30%(CMF1)、控释掺混肥减磷40%(CMF2)和控释掺混肥减磷50%(CMF3)对沿江单季稻产量、磷素吸收利用和田面水磷形态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CMF1、CMF2和CMF3处理均不会对水稻产量造成减产,并能减少单季稻田生态系统磷素盈余量,其中以CMF3处理效果最佳。与NPK处理相比,CMF1、CMF2和CMF3显著减少田面水中总磷、可溶性总磷和颗粒态磷的浓度,田面水总磷降低的比例分别为38.6%、47.9%和50.4%,可溶性总磷降低的比例为42.6%、45.9%和50.8%,颗粒态磷降低的比例为32.4%、58.6%和43.8%,且CMF1和CMF3处理减少了可溶性总磷和磷酸盐的占比,增加了颗粒态磷和可溶性有机磷的占比,改变了田面水磷素分布形态。整体而言,一次性施用控释掺混肥能在保障水稻产量的情况下,节本增收,减少稻田磷盈余量,从而降低田面水磷素浓度,对减少农田磷素流失和农业非点源磷污染防控具有显著效果,其中以CMF2综合经济效益最好,适宜在沿江单季稻区推广应用。
- 相关文献
[1]沿江单季稻区控释掺混肥施用效应研究. 花可可,李蒙蒙,钟成虎,郭志彬,王道中. 2021
[2]平衡栽培技术在沿江粳稻机插上的应用研究. YANG Fei,杨飞,吴文革,赵前进,王本平,季一胜. 2017
[3]沿江地区改良式塑料暖棚越冬番茄品种比较试验. 伍厚春,刘才宇,王志好,王义根,姚斌,晋传生. 2016
[4]安徽沿江地区水稻施钾效应研究. 胡春艳,陶乐明,刘枫,赵俊兰. 2009
[5]水稻不同包膜肥料对比试验初报. 胡春艳,叶舒娅,王庆龙,袁嫚嫚,刘枫. 2012
[6]安徽沿江地区设施高品质番茄品种筛选试验. 马绍鋆,方凌,严从生,张其安,俞飞飞,王艳,陈红莉,管大鹏,冯小妹. 2023
[7]安徽省沿江植棉区直播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时间格局. 朱加保,路献勇,崔金杰,雒珺瑜,马艳,程福如. 2015
[8]沿江地区抗虫棉节本高效综合栽培技术. 唐胜,潘孙来,郑曙峰,潘泽义,徐道青. 2002
[9]旌德县单季稻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 刘金松,邬刚,王家宝,袁嫚嫚,陈俊阳,井玉丹,汪红明,郭熙盛,孙义祥.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茶树品种对祁门红茶挥发性代谢谱及关键呈香物质的影响
作者:刘亚芹;王辉;朱林;雷攀登;周汉琛
关键词:品种;祁门红茶;关键挥发性成分;代谢谱
-
溶磷菌剂对玉米幼苗生长及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磷素形态的影响
作者:万水霞;李帆;王静;郭志彬;喻颖;蒋光月;武际
关键词:溶磷菌;土壤肥力;根系形态;磷素形态;微生物群落结构
-
改性凹凸棒土对猪场粪污重金属铜的吸附研究
作者:商海军;肖梦启;王双凯;张睿;唐俊;刘讯;闫晓明
关键词:改性凹凸棒土;猪场粪污;重金属;铜;吸附
-
化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和秸秆对砂姜黑土区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和土壤碳的影响
作者:王静;丁树文;程益涵;万水霞;吴萍萍;廖斌
关键词:化肥减量;生物炭;秸秆还田;养分吸收;土壤碳;水稻
-
新型控释肥料对安徽沿江流域油菜生长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杨梦杰;王慧;程文龙;韩上;唐杉;卜容燕;李敏;高原;朱林;武际
关键词:油菜;控释尿素;养分累积;土壤酶活性;肥料利用率
-
有机肥替代化肥对葡萄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作者:韩峰;晋琳;郭志彬;王道中;花可可;何传龙;詹林川
关键词:有机肥替代化肥;葡萄;品质;土壤养分;萧县
-
稻秸还田配施氮肥对紫云英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作者:高原;卜容燕;韩上;程文龙;唐杉;朱睿;李敏;王慧;朱林;武际
关键词:豆科绿肥;稻秸;碳氮互济;鲜草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