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茶树氮素营养及其生理生态学效应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作者: 康启兵 1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安徽祁门,245600

关键词: 茶树;氮素营养;水分生理;光合特性;生态学效应;栽培模式

会议名称: 第三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暨茶业国际高峰论坛

主办单位: 福建省人民政府;宁德市人民政府

页码: 136-138

摘要: 茶树为叶用作物,矿质营养尤其是氮素营养对茶树生长尤其重要,本文从茶树的氮素营养生理和代谢过程出发,主要探讨了茶树对氮的吸收与同化过程对茶树的光合生理的影响及其与茶树的水分生理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实施适合茶树生理生态的栽培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最终实现茶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 S571.101

  • 相关文献

[1]茶树的氮素营养与高产优质. 廖万有. 1999

[2]茶树氮素营养及其生理生态学效应. 康启兵. 2009

[3]氮素营养水平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的影响. 曹承富,孔令聪,汪建来,赵斌,赵竹. 2004

[4]果梅对秋施~(15)N-硫铵的吸收与利用. 孙俊,章镇,盛炳成,孙其宝. 2002

[5]江淮丘陵地区杂交中稻旱作膜秸接力覆盖高效栽培模式. 黄仲青,蒋之埙,李奕松,何方,陈周前,汤广民,孟志伟,陈婧,柏毓红,谢世汉. 2001

[6]皖豆系列3000kg/hm~2无公害大豆栽培模式及调控策略. 戴瓯和,张磊,黄志平,胡晨. 2003

[7]北纬32°地区早熟中稻"一种两收"栽培技术模式及应用效果分析. 杨前进,张立平,董伟,管博伦,陈富昌,顾纪云,郭永生. 2023

[8]江淮地区秋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模式的优化. 廖华俊,江芹,董玲,宁志怨,李卫文. 2010

[9]皖稻77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模式研究. 陈周前,夏加发,苏泽胜,李泽福,王元垒,唐光勇. 2006

[10]安徽省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模式研究. 廖华俊,董玲,江芹,陈静娴,汪本忠. 2009

[11]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的几个误区. 储甲松,张扬,江本利,苏香峰,於春,朱加保,张翼. 2016

[12]避雨栽培对枣光合特性和品质的影响. 张道玲,周军永,金腾飞,张鹏飞,孙其宝. 2021

[13]氮肥运筹对稻茬麦区弱筋小麦生理特性、品质及产量的调控效应. 张向前,徐云姬,杜世州,严文学,袁立伦,乔玉强,陈欢,赵竹,李玮,曹承富. 2019

[14]灌溉方式对草莓光合特性和根系生长的影响. 钱小琴,聂凡,蔡永萍,盛新颖,聂敬全,洪萨丽. 2009

[15]减氮运筹对甘薯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杜祥备,王家宝,刘小平,夏家平,韩杨. 2019

[16]硫膜和树脂膜控释尿素对水稻产量、光合特性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李敏,郭熙盛,叶舒娅,刘枫,袁嫚嫚,黄义德. 2013

[17]四种豆科作物的光合生理和生长发育对弱光的响应. 邹长明,王允青,刘英,张晓红,唐杉. 2015

[18]不同品种小豆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对弱光的响应. 邹长明,王允青,曹卫东,刘英,张晓红,唐杉. 2015

[19]秸秆覆盖和根系互作对间作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张向前,卞新民,黄国勤,赵其国. 2013

[20]不同种植模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张向前,徐云姬,武盼盼.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