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守海 1 ; 杜士云 1 ; 吴爽 1 ; 蒋立鼎 2 ; 王德正 1 ; 罗彦长 1 ; 王辉 1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2.桐城市农业委员会
关键词: 杂交粳稻;双优18;选育
期刊名称: 杂交水稻
ISSN: 1005-3956
年卷期: 2013 年 28 卷 003 期
页码: 88-8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双优18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BT型粳稻不育系双九A与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引进的粳稻恢复系C418配组育成的杂交晚粳稻新组合,具有米质优、产量高、抗倒伏、适应性较广等优点,于2012年10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稻2012020).
- 相关文献
[1]双优18烟茬抛栽高产栽培模式. 许春生,王辉. 2015
[2]优质粳型不育系爱知香A的选育与利用. 庆瑢,孙明,龚秀东,王前超,姚卫清,秦波. 2003
[3]单季晚粳杂交稻新组合T12优66的选育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张培江,占新春,付强,郑乐娅,张培权,邹禹. 2014
[4]BT型粳稻不育系T4012A的选育及应用. 占新春,付强,郑乐娅,张培权,邹禹,张培江. 2014
[5]优质高产抗病杂交粳稻新组合皖稻76. 庆瑢. 2004
[6]杂交晚粳稻新组合双优3404. 王守海,杜士云,王德正,吴爽,罗彦长,李成荃. 2009
[7]杂交中粳新组合六优121. 白一松,张培江,许传万,杨联松,胡兴明. 1999
[8]栽插密度和穴栽苗数对杂交中粳Ⅲ优98米质的影响. 占新春,张培江,吴爽,李安林,姜福建. 2003
[9]超高产杂交粳稻育种研究与实践. 张培江,付强,占新春,吴爽. 2007
[10]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及其相关因素综合分析. 陈刚,吴文革,胡鹏,王斌,胡琪峰. 2013
[11]平衡栽培技术在沿江粳稻机插上的应用研究. YANG Fei,杨飞,吴文革,赵前进,王本平,季一胜. 2017
[12]杂交水稻生产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李成荃. 1992
[13]杂交中粳稻T优5号亲本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占新春,张培江,付强. 2010
[14]安徽省杂交粳稻研究回顾与展望. 李成荃,王守海,王德正,罗彦长,张培江,吴爽,杜士云,许传万. 2005
[15]两系杂交粳稻配合力测定及通径分析. 袁勤,王守海,罗彦长,程融. 1990
[16]杂交粳稻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 占新春,郑乐娅,付强,张培江,董召荣. 2012
[17]粳型杂交水稻新组合Ⅲ优98的亲本特性及制种技术研究. 许传万,胡燕祥,但芳,杨静波,吴家道,赵和平. 2006
[18]超高产杂交粳稻育种研究与实践. 张培江,付强,占新春,吴爽. 2007
[19]杂交粳稻及其亲本千粒重与产量、品质的相关性. 占新春,张培江,董召荣,郑乐娅,付强. 2014
[20]皖稻88高产制种技术. 许传万.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茶树品种对祁门红茶挥发性代谢谱及关键呈香物质的影响
作者:刘亚芹;王辉;朱林;雷攀登;周汉琛
关键词:品种;祁门红茶;关键挥发性成分;代谢谱
-
高产高效节水抗旱三系杂交稻新组合旱优82的选育与应用
作者:王伍梅;洪祖正;王庆永;袁士成;赵波;朱庆跃;孟军;戚士章;戚士胜;杜士云;王占保
关键词:杂交水稻;节水抗旱稻;旱优82;选育
-
全香型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太两优珍香的选育
作者:梅建虎;王伍梅;章万东;杜士云
关键词:杂交水稻;香稻;太两优珍香;优质;高产;选育
-
不同茶树品种的祁门红茶适制性研究
作者:雷攀登;黄建琴;刘亚芹;王辉;周汉琛;杨霁虹;黄才旺;李诗涵;徐玉婕
关键词:祁门红茶;茶树品种;适制性;‘凫早2号’;‘皖茶4号’
-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低温烘焙对白化品种绿茶风味品质的影响
作者:张晓磊;周汉琛;刘亚芹;王辉;雷攀登
关键词:白化品种绿茶;烘焙;非挥发性成分;挥发性成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轨道阱质谱
-
黟县黑茶渥堆中真菌多样性及品质形成分析
作者:王辉;周汉琛;刘亚芹;杨霁虹;雷攀登
关键词:黑茶;渥堆;滋味物质;真菌多样性;品质成分
-
早熟高产杂交水稻组合两优7871的选育及其高产栽培和制种技术
作者:施伏芝;阮新民;从夕汉;杜弘杨;罗彦长;罗玉祥;罗志祥
关键词:杂交水稻;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制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