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紫色土坡耕地可溶性有机碳淋失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太魁 1 ; 杨小林 1 ; 花可可 1 ; 寇长林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河南理工大学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关键词: 可溶性有机碳(DOC);紫色土;壤中流;淋失;通量

期刊名称: 生态环境学报

ISSN: 1674-5906

年卷期: 2018 年 10 期

页码: 1836-184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可溶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在土壤-水界面的径流迁移是土壤有机碳损失的主要形式之一,其迁移损失对土壤有机碳库的源汇功能有重要的影响。为探明紫色土坡耕地DOC的径流迁移特征,利用可测壤中流的径流小区观测壤中流DOC的迁移,结合夏玉米不同生长期土壤DOC含量动态变化分析,研究紫色土壤中流DOC淋失过程与通量。结果表明,土壤DOC含量在玉米生长期逐渐增加,到抽雄期达到最大值,收获期逐渐降至最低。2009—2011年壤中流平均径流量为264 mm,占夏季径流量的68%,表明壤中流是紫色土坡耕地径流的主要形式。壤中流径流量与降雨量呈现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与降水强度相关性不显著。壤中流过程DOC质量浓度表现为先升后降再趋于稳定的趋势,且与径流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3年内次降雨产流事件中壤中流DOC质量浓度为1.7~4.6 mg·L~(-1),平均为3.2 mg·L~(-1)。壤中流DOC迁移负荷分别为565.5、802.1和1 090.1mg·m~(-2),平均年累积迁移负荷为819.2mg·m~(-2)。DOC淋失量在玉米不同生长时期变化较为明显,主要发生在抽雄期至成熟期,淋失总量为658.4mg·m~(-2),占年平均淋失负荷的81%,与玉米生长期土壤DOC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可为调控紫色土坡耕地DOC迁移淋失及评价土壤有机碳平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 相关文献

[1]生物炭负载铁前后对复合污染土壤中Cd、Cu、As淋失和形态转化的影响研究. 吴萍萍,李录久,李敏. 2017

[2]紫色土种植籽粒苋的水肥配合试验. 孙红忠. 1993

[3]长期施肥对紫色土旱坡地团聚体与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花可可,朱波,杨小林,王小国. 2014

[4]紫色土区土壤质量敏感因子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对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响应研究. 杨小林,花可可,李义玲,李太魁.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