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安徽省8个小麦推广品种产量因素结构特点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未文良 1 ; 汪建来 2 ; 张文明 1 ; 赵莉 2 ; 姚大年 1 ;

作者机构: 1.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

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品种;产量因素;高产;超高产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07 年 35 卷 06 期

页码: 1626-1627+163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近10年来安徽省主要推广的8个高产小麦品种,针对影响小麦产量的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等因素,通过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探讨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产量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其产量因素协调发展的结果。讨论了超高产小麦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性状改良等问题。

  • 相关文献

[1]中筋小麦皖麦44的产量构成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孔令聪,汪建来,曹承富. 2003

[2]中筋小麦皖麦44的产量构成及其配套栽培技术规程研究. 孔令聪,汪建来,曹承富,王瑞,甘斌杰,赵斌,赵竹. 2003

[3]沿淮淮北砂姜黑土区小麦大面积超高产栽培理论与实践. 曹承富,肖扬书,武际,曹军,高峰,李学章,牛泉清,杨剑波. 2014

[4]超高产小麦品种籽粒灌浆速率及其品质特性分析. 乔玉强,曹承富,赵竹,杜世州,张耀兰,刘永华,张四华. 2011

[5]三系和两系杂交中灿稻组合间产量优势分析. 杜士云,罗彦长,李成荃,王守海,王德正,吴爽. 1999

[6]杂产中粳80优121产量因素分析. 杨联松,张培江. 2000

[7]小麦高产瓣品种皖麦32号. 杨赞林,甘斌杰. 1998

[8]淮北地区小麦品种品质性状初步研究. 赵斌,赵竹,王瑞,徐明福. 2003

[9]安徽省小麦品种演变分析. 张平治,徐继萍,范荣喜,夏献锋,万映秀,曹文昕. 2009

[10]小麦新品系赤霉病抗性鉴定及基因效应分析. . 2024

[11]超高产杂交粳稻育种研究与实践. 张培江,付强,占新春,吴爽. 2007

[12]双季北缘地区水稻补偿超高产栽培研究. 吴文革,孔令娟,杨惠成,李泽福,陈周前,刘春盛,方兴龙. 2006

[13]沿江稻——麦两熟模式下水稻机械化超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季一胜,杨飞,吴晓鹏,陈刚,许用尊,夏海生,孙雪原. 2017

[14]基于6000kg·hm-2以上籽棉产量水平的高产高效理论. 陈兵林,周治国,陈德华,刘瑞显,郑曙峰,张志刚,李蔚. 2018

[15]基于6000kg·hm~(-2)以上籽棉产量水平的高产高效理论. 陈兵林,周治国,陈德华,刘瑞显,郑曙峰,张志刚,李蔚. 2018

[16]超高产杂交粳稻育种研究与实践. 张培江,付强,占新春,吴爽. 2007

[17]水稻“精苗稳前、控蘖优中、大穗强后”超高产定量化栽培模式. 张洪程,吴桂成,吴文革,戴其根,霍中洋. 2010

[18]夏大豆MN413单产4726kg/hm~2高产栽培技术. 李杰坤,张磊,戴瓯和,黄志平. 2001

[19]重穗型杂交中稻组合的特点及其超高产栽培技术. 吴文革,沈绪波,陈周前. 2000

[20]甘薯“三段四期”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罗芸,胡俭.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