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培江 1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三系;杂交粳稻;Ⅲ优98;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03 年 31 卷 01 期
页码: 78-79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Ⅲ优 98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与日本三井化学株式会社、中国种子集团公司合作 ,利用BT型不育系 2 3A与恢复系R98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组合。该组合具有米质优、产量高、抗性好等特点。 2 0 0 2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 相关文献
[1]Ⅲ优98主要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许传万,黄仲青,吴家道. 2005
[2]粳型杂交水稻新组合Ⅲ优98的亲本特性及制种技术研究. 许传万,胡燕祥,但芳,杨静波,吴家道,赵和平. 2006
[3]杂交粳稻Ⅲ优98在江淮地区叶龄模式栽培技术. 孙继翠,吴爽,占新春,赵和平,陈发祥,张培江. 2006
[4]栽插密度和穴栽苗数对优质杂交中粳Ⅲ优98产量的影响. 张培江,占新春,张明,姜福建,李安林. 2004
[5]杂交水稻生产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李成荃. 1992
[6]单季晚粳杂交稻新组合T12优66的选育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张培江,占新春,付强,郑乐娅,张培权,邹禹. 2014
[7]超级稻Ⅲ优98的产量构成与物质生产特性研究. 吴文革,吴桂成,杨联松,白一松,张培江,陈周前. 2006
[8]杂交中粳Ⅲ优98产量性状综合分析. 白一松,杨联松,葛伟强. 2002
[9]中熟高架载培专用型番茄品种:皖粉3号. 张其安. 2001
[10]高产优质大豆品种皖豆37试验示范及栽培技术. 孙文勤,李杰坤. 2020
[11]杂交中籼新组合Ⅱ优838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陶茂聪,高清德,罗志祥,施伏芝. 2001
[12]节水稻新品种绿旱两优21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黄明永,王士梅,卢继武,方吴云,张健,李文晋,刘淼才. 2024
[13]两优256水稻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高尚,陈文彬. 2017
[14]双低优质油菜新品种皖油16号的选育. 孙永玲,郭高,李强生,肖桂萍. 2001
[15]弘大8号特征特性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卓越,童有才,王秀梅. 2008
[16]耐旱水稻新品种绿旱1号特征特性及旱直播栽培技术. 张德文,杨安中,张世林,朱启升,杨前进,董军,孟志伟,邵芳荣,冯春. 2007
[17]皖北96932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孔令聪,汪建来,曹承富. 2001
[18]杂交中籼稻协优759的选育及应用. 罗志祥,施伏芝,阮新明. 2012
[19]长杪高粱“新丰218”的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和综合利用. 罗芸,胡俭,徐公纯,孙红忠. 2002
[20]中熟晚粳新品种华粳40的选育及高产栽培. 康圣好.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优质高产晚粳新品种稼粳86的选育与应用
作者:程从新;邹禹;汪峰;王接弟;占新春;张培江
关键词:稼粳86;晚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
2019-2024年安徽省审定粳稻情况分析与育种研究
作者:邹禹;占新春;任义;程从新;王接弟;李国庆;许恩定;张培江
关键词:粳稻;育种;产量;农艺性状;安徽省
-
安徽沿淮地区粳糯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作者:赵磊;邹禹;苏松田;张培江
关键词:粳糯稻;栽培技术;工厂化育秧;机插侧深施肥;安徽沿淮地区
-
粳糯稻新品种泉糯669的选育经过及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赵磊;邹禹;钱宝云;苏松田;张培江
关键词:粳糯稻;泉糯669;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
不同播期、收获期和储存期对优质长粒籼稻整精米率的影响
作者:邹禹;钱宝云;占新春;郑乐娅;梅德勇;张培江
关键词:优质长粒籼稻;播期;收获期;储存期;整精米率
-
我国南方籼稻整精米率发展趋势及对策
作者:邹禹;钱宝云;占新春;郑乐娅;张培江
关键词:籼稻;整精米率;发展趋势;对策
-
基于双重Gamma校正的秧苗图像增强算法
作者:廖娟;陈民慧;汪鹞;邹禹;张顺;张培江;朱德泉
关键词:秧苗图像;图像增强;自适应Gamma校正;色彩饱和度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