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邹禹 1 ; 钱宝云 1 ; 占新春 1 ; 郑乐娅 1 ; 梅德勇 1 ; 张培江 1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优质长粒籼稻;播期;收获期;储存期;整精米率
期刊名称: 中国稻米
ISSN: 1006-8082
年卷期: 2021 年 002 期
页码: 47-50
摘要: 整精米率是影响优质长粒籼稻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明确长江中下游稻区优质长粒籼稻适宜的播期、收获期和储存期,以3个长粒优质常规籼稻为材料,探讨了不同播期(5月10日、5月20日、5月25日、5月30日)、收获期(90%谷粒成熟、完全成熟、完全成熟后6 d)、储存期(10 d、40 d、60 d)对水稻整精米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灌浆成熟期气温降低,全生育期明显缩短,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且日均温与整精米率、垩白度、垩白粒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优质长粒籼稻在完全成熟收获,且储存40 d以后加工整精米率较高。
- 相关文献
[1]我国南方籼稻整精米率发展趋势及对策. 邹禹,钱宝云,占新春,郑乐娅,张培江. 2021
[2]江淮杂交中籼水稻品质性状基因型与播期互作的AMMI模型分析. 陈刚,吴文革,胡鹏,陈楠,许有尊,习敏,孙雪原,黄义德,董伟. 2017
[3]播期播量对皖麦44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汪建来,孔令聪,汪芝寿,曹承富,甘斌杰,王瑞,赵斌,赵竹. 2003
[4]主要栽培措施对中筋小麦皖麦44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孔令聪,汪建来,曹承富,赵斌,赵竹. 2004
[5]播期和品种对沿淮晚播稻茬小麦产量和产值的影响. 赵莉,何贤芳,都斌斌,刘泽,汪建来. 2021
[6]播期与密度对皖麦44生长发育的影响. 汪芝寿,孔令聪,汪建来,曹承富,王瑞,甘斌杰,赵斌,赵竹. 2003
[7]安徽沿江地区露地鲜食玉米适宜播期确定. 张林,周登峰,武文明,彭晨,季学勤,杨太明,王世济. 2023
[8]播期与密度对沿淮行蓄洪区玉米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武文明,王世济,陈洪俭. 2015
[9]低温冷害下不同播期和播量对冬小麦籽粒灌浆特征的影响. 杜世州,乔玉强,李玮,陈欢,赵竹,张向前,曹承富. 2014
[10]两系杂交中籼65002的栽培技术研究Ⅰ不同栽培措施对两系杂交中籼65002的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吴爽,王守海,罗彦长,王德正,李成荃. 1999
[11]不同播期对鲜食玉米干鲜重的影响. 王俊,阮龙,王世济,陈洪俭. 2011
[12]耐低温早籼稻新品系播期比较试验. 吕和平,范友胜,宛晓萍,尹玲,王晓宏,周兵,吴敬德. 2004
[13]播期对冬小麦群体性状、产量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张向前,杜世州,曹承富,乔玉强,赵竹,张耀兰. 2014
[14]淮北地区不同播期条件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组装. 杜世州,肖扬书,乔玉强,赵竹,曹承富. 2014
[15]淮北地区小麦品种品质性状初步研究. 赵斌,赵竹,王瑞,徐明福. 2003
[16]不同播期密度对甜荞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姜涛,李玮. 2015
[17]杂产中粳80优121产量因素分析. 杨联松,张培江. 2000
[18]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芝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赵莉,汪强,徐桂珍,吴延华,尹恩,陈培. 2010
[19]播期和密度对淮北地区皖麦52群体质量、叶绿素荧光及产量的影响. 张向前,杜世州,曹承富,乔玉强,赵竹,张耀兰. 2014
[20]冬油菜适当迟播有效减轻油菜根肿病. 费维新,王淑芬,李强生,吴晓芸,陈凤祥,侯树敏,荣松柏,郝仲萍,高智谋.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优质高产晚粳新品种稼粳86的选育与应用
作者:程从新;邹禹;汪峰;王接弟;占新春;张培江
关键词:稼粳86;晚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
安徽沿淮地区粳糯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作者:赵磊;邹禹;苏松田;张培江
关键词:粳糯稻;栽培技术;工厂化育秧;机插侧深施肥;安徽沿淮地区
-
安徽省稻米气候品质评价方法
作者:岳伟;陈曦;曹强;占新春;阮新民;徐建鹏;郁凌华
关键词:农业;作物;水稻;稻米品质;温度;评价模型
-
粳糯稻新品种泉糯669的选育经过及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赵磊;邹禹;钱宝云;苏松田;张培江
关键词:粳糯稻;泉糯669;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
2009-2019年安徽中籼稻米品质综合评价及关键影响因子分析
作者:阮新民;施伏芝;从夕汉;杜弘杨;占新春;王元垒;夏加发;罗志祥
关键词:投影寻踪;稻米;综合品质;关键影响因子
-
安徽沿江平原区播期对稻麦周年产量、生育期及温光资源利用的影响
作者:阮新民;陈曦;岳伟;占新春;从夕汉;杜弘杨;施伏芝;吴德祥;罗志祥
关键词:水稻;播期;稻麦系统;品种类型;产量;生育期;温光资源利用效率
-
基于区域语义和边缘信息融合的作物苗期植株分割模型
作者:廖娟;陈民慧;张锴;邹禹;张顺;朱德泉
关键词:作物苗期;植株分割;U-Net网络;区域语义信息;边缘感知模块;特征融合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