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粳稻杂种优势遗传基础剖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江建华 1 ; 刘强明 1 ; 卢超 1 ; 张红 1 ; 刘晓丽 1 ; 党小景 1 ; 牛付安 1 ; Manamik Caleb BRERIA 1 ; 赵凯铭 1 ;

作者机构: 1.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粳稻;主效QTL;上位性QTL;杂种优势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12 年 38 卷 12 期

页码: 2147-216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控制粳稻产量相关性状及其中亲优势的基因作用类型,利用秀堡RIL群体及其2个回交(BCF1)群体对株高、生育期、单株有效穗数、穗长、每穗颖花数、结实率、一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数8个性状及其中亲杂种优势进行QTL定位。共检测到58个显著的主效QTL(M-QTL),单个M-QTL的贡献率变幅为3.3%~41.9%。77.6%的M-QTL表现为加性效应,15.5%的M-QTL表现为部分或完全显性效应,6.9%的M-QTL表现为超显性效应。共检测到90对显著的双基因上位性QTL(E-QTL)。在RIL群体中检测到44对E-QTL,单对E-QTL的贡献率变幅为1.7%~8.0%,平均3.7%。在XSBCF1群体中检测到27对E-QTL,其中利用BCF1表型值检测到16对E-QTL,单对E-QTL的贡献率变幅为12.7%~78.5%,平均29.2%;利用中亲优势值检测到11对E-QTL,单对E-QTL的贡献率变幅为15.0%~71.8%,平均40.1%。在CBBCF1群体中检测到19对E-QTL,其中利用BCF1表型值检测到12对E-QTL,单对E-QTL的贡献率变幅为2.7%~64.4%,平均30.1%;利用中亲优势值检测到9对E-QTL,单对E-QTL的贡献率变幅为21.7%~64.1%,平均40.0%。在CBBCF1群体中,利用BCF1表型值和中亲优势值都检测到的E-QTL有2对。上述结果表明上位性效应是粳稻秀堡组合杂种优势的主要遗传基础。

  • 相关文献

[1]粳稻8个异交相关性状及其中亲优势的QTL定位与遗传分析. 张红,江建华,刘晓丽,吉家曾,牛付安,张有富,洪德林. 2013

[2]苏南粳稻杂种优势的利用研究. 占新春,张培江,江祺祥,阮新明. 2002

[3]新型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SA及不育系S和A所配F_1产量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杜士云,王守海,黄忠祥,李成荃,王德正,罗彦长,吴爽. 2008

[4]粳稻落粒性遗传试验. 吴跃进,童继平,郑乐娅,张瑛,吴敬德,方文贤. 2003

[5]应用基因芯片分析短日低温条件下新型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育性相关基因. 杜士云,阳菁,王守海,王德正,吴爽,罗彦长,李阳生. 2010

[6]安徽省粳稻生产与育种现状及发展对策. 邹禹,占新春,程从新,钱宝云,郑乐娅,张培江. 2019

[7]粳稻品质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牛付安,洪德林,江建华,刘健,倪林娟,程灿,周继华,袁勤. 2013

[8]基于3种遗传统计模型对粳稻米质性状的QTL分析. 刘强明,江建华,牛付安,赫英俊,洪德林. 2012

[9]利用基于条件表型值的关联分析发掘粳稻生育期和单株有效穗数有利等位变异. 江建华,陈兰,刘强明,赫英俊,洪德林. 2012

[10]粳稻花粉植株后代的性状遗传及其育种应用研究. 曾海富,张盘娣. 1991

[11]安徽省粳稻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张培江,吴爽,孔令娟,占新春,李泽福,杨惠成. 2006

[12]粳稻粒形遗传初步研究. 杨联松,白一松,陈多璞,杨剑波,丁超尘. 2002

[13]粳型水稻光敏核不育系皖2304S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王守海,杜士云,吴爽,王德正,罗彦长,李成荃. 2012

[14]粳稻光敏核不育系皖2306S的选育. 杜士云,王守海,吴爽,王辉,王德正,郑卫东,王玲华,汪邦伦,周友芝. 2014

[15]安徽省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安全技术与应用研究(Ⅰ)——粳型光敏核不育系的育性研究. 李成荃,王守海,罗彦长,王德正,吴爽,杜士云. 2002

[16]自然高低温胁迫下粳稻穗粒数相关性状稳定位点的发掘. 江建华,吴爽,胡长敏,景春雨,王德正. 2018

[17]基因型对粳稻花药培养效率的影响. 甘泉,宋丰顺,滕斌,林翠香,倪大虎. 2020

[18]安徽省发展粳稻生产优势及建议. 张培江,赵磊,付强,占新春,郑乐娅,吴爽,杜士云,盛明传. 2012

[19]粳稻光敏核不育系皖2312S的选育. 王守海,吴爽,杜士云,王德正,罗彦长,李成荃. 2009

[20]核质互作不育和光敏核不育聚合的粳稻不育系选育. 王守海,杜士云,王德正,李成荃.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