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氮肥运筹方式对早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祥明 1 ; 胡润 2 ; 程生龙 3 ; 叶北朝 3 ; 郭熙盛 1 ; 刘春盛 3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2.安徽省池州市阮桥乡农技站

3.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关键词: 早籼15;氮肥运筹;产量及构成因素;氮素生产力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05 年 33 卷 11 期

页码: 2021-2022+20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总施氮(纯氮)量为120 kg/hm2的条件下,研究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早籼15茎蘖动态、产量、氮素生产力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高分蘖数随前期施氮比例的减小呈下降的趋势,氮肥后移有利于成穗率的提高,延长生育期。侧重后期施氮的处理较生育后期不施氮的处理产量明显提高,按基肥、分蘖肥、穗肥之比为5∶3∶2施氮方式产量最高,比对照增加稻谷3 800.0 kg/hm2,增产85.15%。氮素生产力随着基肥施用量的增加有下降趋势。不同施氮比例,对有效穗和结实率有显著的影响,而对穗实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不大,因而适当氮肥后移在保证颖花数的前提下,延长剑叶生长时间,防止叶片早衰,可以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而增加产量。

  • 相关文献

[1]不同氮肥用量对早籼15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张祥明,郭熙盛,刘春盛,胡润,程生龙,叶北朝. 2005

[2]氮肥运筹方式对早籼15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张祥明,李泽福,程生龙,胡润,郭熙盛,刘春盛,叶北朝,丁贤武,何如意,何大斌. 2006

[3]氮素水平对早籼15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张祥明,李泽福,郭熙盛,程生龙,胡润,刘春盛,叶北朝,丁贤武,何如意,何大斌. 2006

[4]合理施肥对杂交粳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张祥明,郭熙盛. 2007

[5]不同氮肥用量对晚稻生长的影响与产量效应. 张祥明,程生龙,郭熙盛,刘春盛,叶北朝,胡润,丁贤武,陶长征. 2006

[6]杂交中籼水稻机插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吴文革,王鸿燕,张健美,何超波,张玉海,蔡海涛. 2009

[7]氮肥运筹对孕穗期受渍冬小麦旗叶叶绿素荧光与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WU Wen-Ming,武文明,CHEN Hong-Jian,陈洪俭,LI Jin-Cai,李金才,WEI Feng-Zhen,魏凤珍,WANG Shi-Ji,王世济,ZHOU Xiang-Hong,周向红. 2014

[8]沿江地区稻茬小麦氮肥运筹对光合作用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杜世州,严文学,袁立伦,乔玉强,张向前,陈欢,李玮. 2016

[9]氮肥运筹方式对抛栽杂交水稻穗部性状、抗倒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杨安中,朱启升,张德文,段素梅,王士梅. 2011

[10]氮肥运筹方式对水稻绿旱一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杨安中,朱启升,张德文,朱昌菊,王士梅. 2007

[11]不同氮肥运筹对江淮南部稻茬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孙雪原,季雅岚,吴文革,孔令聪,叶为发,袁立伦,柴新荣,何毕. 2020

[12]氮肥运筹对小麦籽粒灌浆、花后干物质转运及植株糖含量影响. 刘童,夏文君,彭小爱,卢茂昂,曹磊,张玲,何贤芳,朱玉磊. 2024

[13]秧龄、播量、密度和氮肥运筹对“新两优6号”产量的影响. 段素梅,杨安中,陈周前,张金虎. 2009

[14]氮肥运筹方法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 武际,郭熙盛,王允青. 2008

[15]氮肥运筹对稻茬麦区弱筋小麦生理特性、品质及产量的调控效应. 张向前,徐云姬,杜世州,严文学,袁立伦,乔玉强,陈欢,赵竹,李玮,曹承富. 2019

[16]氮肥运筹对皖麦44产量性状的影响. 汪建来,曹承富,孔令聪,王瑞,甘斌杰,赵斌. 2001

[17]氮肥不同施用方法对小麦生长、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王允青,汪建来,郭熙盛,武际. 2007

[18]玉米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砂姜黑土理化性质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徐召文,胡宏祥,李录久,李洁,高杰军,王璇,姚殿立. 2023

[19]氮肥运筹对江淮麦区饲料大麦籽粒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陈晓东,赵斌,顾江涛,王瑞,季昌好. 2014

[20]氮肥运筹对夏玉米产量、品质及植株养分含量的影响. 姜涛.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