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626条记录
对我省常规稻育种工作的回顾及体会

安徽农业科学 1982

摘要:一、育种概况建国以来,我省水稻育种工作,大体经历了四个时期: 第一时期:从1949年至1955年,一季稻为主时期,重点整理了4,700份农家品种,鉴定和推广其中比较早熟、高产的早稻五十子、六十子,中稻三扎齐、天生稻、鸡爪籼、大叶稻、靠山黄(滁县地区)、齐头白(沿淮两岸),晚稻小冬稻、小红稻、小麻稻、麻籼晚等品种,引进鉴定推广了一些良种,如中籼胜利籼、中农4号等.当时的高秆良种,一般亩产400~500斤.全省中稻单产高于早、晚稻,呈现"中高、早晚低"的情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西椒×世界冠军 四叶椒×世界冠军杂种一代的选育

安徽农业科学 1982

摘要:辣椒营养丰富,所含两种维生素是西红柿的10倍,胡萝卜素是5倍,其辛辣味可刺激食欲,是我省周年市场供应的主要蔬菜之一.但由于我省春季往往低温、多雨,夏秋7、8月又常出现高温、干旱,严重地影响辣椒的生长和产量,当前种植的辣椒早熟当家品种,产量低,果形小,辣味重,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其他一些栽培种,有的果味甜而无一点辣味,产量不稳定,抗性差.因此,选育早春耐低温、多雨和夏季抗高温、干旱的搭配品种,就成为急需研究解决的课题. 四叶椒×世界冠军(以下简称四×世)和河西椒×世界冠军(以下简称河×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柽麻枯萎病研究情况与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1982

摘要:柽麻是我省的一种主要夏季绿肥,不仅生长快、养分高,适应性广.而且从3月到8月都可利用不同茬口播种或套种、间种,一般生长40—50天即可加以利用.多年来培肥改土对我省农业增产起了一定的作用,深受群众欢迎.因此,从五十年代初引进我省后,发展很快,至1976年已发展到200多万亩.但是,自1977年起,我省一些地方的柽麻开始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害,主要是镰刀菌属的枯萎病.我们自1978年起开展柽麻枯萎病的病源、传播途径及防治措施等方面的试验研究工作. 一、柽麻枯萎病症状和病源菌的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32)P和~(14)C对晚稻烤田的研究

土壤通报 1982

摘要:烤田是我国农民水稻栽培的重要技术措施.它是在水稻生长发育某一阶段,落干田面水,进行晒田,然后再灌水.按烤田程度不同,可分轻烤和重烤.轻烤是指晒到田面不陷脚,但留有脚印;重烤是晒到田边发白,中间出现鸡爪裂.长期以来,烤田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以控制水稻的生长发育,达到增产目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南大豆地方品种生态性状分析

作物品种资源 1982

摘要:皖南地处黄山、天目山、九华山和长江沿岸境内,大豆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1975年—1980年对已搜集的110份皖南大豆地方品种连续进行了48项性状的观察鉴定,并根据粒色、生育天数、粒大小、结荚习性、茸毛色、花色等生态性状进行分类,获得了20个品种群和40个类型,并对其生态性状获得了一些认识,简述如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芋同野薯杂交后代主要性状遗传变异趋势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1982

摘要:自日本宫畸司等(1975) 培育出含有三浅裂野牵牛(Ipomea trifida) (以下简称野薯) 基因的高产、高干应用品种南丰后,我国江苏、浙江近几年也选育出一批山芋同野薯杂交的超亲系.我们在从事该项研究工作的同时,对山芋同野薯杂交后代的遗传变异趋势也进行了初步观察和分析,现将几年来的部分结果整理报道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小卷叶蛾颗粒体病毒研究初报

安徽农业科学 1982

摘要:茶小卷叶蛾(Adoxophyes Orana FisherVon Roslerstamm) 属鳞翅目卷叶蛾科,国内各地均有分布,为害茶、油茶、苹果、梨等经济植物.在我省江南丘陵茶区每年发生4~5代,危害较为严重.幼虫吐丝卷结嫩叶成苞,直接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是茶叶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多年来,由于偏重化学农药防治,用药次数频繁,用药量增大,害虫抗药性增强,伤害自然天敌,为害日益猖獗,而且茶叶农药残留量偏高,影响对外贸易.因此,急需加强生物防治措施的研究. 1979年9月,在国营敬亭山茶场生防站茶园及室内饲养中发现茶小卷叶蛾自然罹病死亡.我们采集虫尸经分离提纯、进行感染试验、电镜观察确定为茶小卷叶蛾颗粒体病毒.研究结果证明,茶小卷叶蛾颗粒体病毒对低龄幼虫感染效果可达90%以上,田间防治试验效果可达80%左右.寄主专一性很强,对桑蚕等其他昆虫未见有致病性,因而将有可能作为茶小卷叶蛾害虫的一种有效的微生物杀虫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作物品种资源研究初报

安徽农业科学 1982

摘要:品种资源是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没有多种多样的品种资源,就很难选育突出的优良品种.我省地跨江淮,又有黄山、大别山两大山区,农作物品种资源极为丰富,尤其是农作物地方品种和近缘野生植物种类繁多.据记载,抗日战争前,我省巢湖沿岸曾发现过深水野生稻—塘稻;各地还发现过野生的油菜、大豆、芝麻和多年生野生荞麦等.把这些宝贵的品种资源收集起来,并加以研究利用,不仅有利于国民经济建设,而且将造福于子孙后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现代鱼类养殖业的发展与前景

安徽农业科学 1982

摘要:自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大农业"与"大粮食"这个具有战略意义的观点,已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渔业是"大农业"的一个组成部分,鱼产品作为"大粮食"中的重要一环,提供动物性蛋白质和脂肪,改善食物构成,对增进人民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力发展渔业生产,解决吃鱼问题,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资源破坏,同时由于水工建筑、围湖造田以及水质污染等,造成水域生态环境恶化,致使渔业生产徘徊不前,甚至下降.根据我国国情,要发挥内陆及沿海渔业的优势,在保护渔业增殖的同时,应当大力发展鱼类养殖业.国家农委在《关于积极发展农村多种经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筛选水稻抗纹枯病抗源品种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1982

摘要:近年来,我省水稻纹枯病日趋严重,是一种典型的高产病害.1980年全省水稻发病面积450万亩,减产稻谷2亿7千万斤.因此,防治纹枯病是保证水稻稳产的迫切要求.对纹枯病的防治,已有学者在药剂和抗菌素等方面做出了贡献.由于缺少抗病品种,尚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为此,我们大约在3000份次材料中筛选对白叶枯病等病虫抗性较好的品种,用来做纹枯病抗病性鉴定,以期进一步明确抗病品种的广谱性和对纹枯病的抗病性及其利用.本文是报道1981年和1977年、1978年所做水稻抗纹枯病抗源品种筛选结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