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大豆种质资源对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1991
摘要:本研究旨在鉴定和评价大豆种质资源对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1988-1990年在砀山县病地里对黄淮地区1800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了抗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鉴定.结果鉴定出7个抗病品种,其中2个褐色种皮,5个黑色种皮.品种的抗性与花色、茸毛色关系密切,与株高、生育期和百粒重不相关.


小麦主要数量性状基因效应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1991
摘要:对2年7个组合P_1、P_2、F_1、F_2、B_1和B_2六世代资料进行世代平均数遗传分析,估算了小麦单株生物量、单株粒重、单株有效穗、株高、每穗粒数、千粒重、收获指数等7个主要数量性状的基因效应.结果表明,所研究性状除受加性、显性作用外,还普遍受上位性影响.上位性大小和类型因性状、组合和年份而异.在上位性中,单株生物量、单株粒重、每穗粒数以〔1〕为主,千粒重、单株有效穗以〔i〕为主,株高以〔i〕、〔1〕为主,收获指数〔i〕、〔j〕、〔1〕均较重要.可用双基因互作模型解释所研究性状的基因作用,三级或更高级基因互作可忽略不计.


淮北砂姜黑土综合治理实验区农业技术水平度量及效益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1991
摘要:本文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淮北砂姜黑土综合治理实验区的农业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剖析,并运用现代生态经济学原理对实验区不同时期的农业生产系统输出物类型和数量,自然资源利用率和抗逆性能,农田生态系统辅助能转化效率等因素进行了量的分析.结果表明:农业技术水平的进步,不仅使实验区经济效益明显改善,而且农业生态系统功能全面增强.文中还成功地尝试了灰色系统理论对上述指标体系的度量.
关键词: 农业生态系统 农业技术水平 经济效益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生态效益 灰色系统理论


台湾茶园耕作及茶叶加工机械研究概况
《台湾农业情况 》 1991
摘要:目前台湾的茶叶机械普及和应用率都较高,茶叶加工已全部实行机械化,茶园耕作,施肥、防虫、采摘、运输等作业也大都运用机械进行。台湾的茶机不仅满足该地区需求,而且还出口到非洲、美洲、东南亚各国。进入80年代后,随着高新技术广泛应用,台湾也加强了茶园耕作及茶叶加工机械研究,并研制和改进了许多高性能、低能耗新型茶机,本文简介如下。


山区扶贫开发几个问题的探讨
《安徽农业科学 》 1991
摘要:本文通过对岳西县实际情况的调查分析,结合我国扶贫政策,探讨了山区扶贫开发的有关问题.贫困山区必须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提高粮食自给率.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短平快"项目.把短期脱贫与长远致富有机结合起来.把生产救灾与扶贫工作融为一体.脱贫先脱愚,加强职业教育,提高人口素质.正确处理好扶贫贷款回收问题.


优质高产新品种皖稻25号
《作物品种资源 》 1991
摘要:皖稻25号(原名E164)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密阳23//IR4412-164-3-6/IR4712-208-1育成。1990年7月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目前,在省内外累计栽培面积160万亩。


淮北地区小麦需肥特性及高效施肥技术研究——Ⅱ氮磷肥的合理运筹及其产量品质效应
《安徽农业科学 》 1991
摘要:本文根据1988-1989年在濉溪和宿县两地同时进行的氮磷肥不同施量试验结果,分析了小麦籽粒产量与植株氮磷钾素吸收量的关系,求出亩产400公斤产量水平形成百公斤籽粒消耗氮磷钾量分别为3.255、1.185和2.655公斤.建立了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氮磷素效应方程,依据产量效应方程,求出淮北砂姜黑土地区亩产450公斤水平的经济最佳施氮量为14.64公斤,施磷(P_2O_5) 量为5.71公斤,阐述了氮磷素施量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根据高产小麦的需氮、需磷特性和土壤供氮动态,确定了氮磷肥的科学运筹方式.
关键词: 氮 磷 经济施肥量 产量效应 品质效应 氮肥利用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