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麦棉连作是安徽省熟制的发展方向
《中国棉花 》 1991
摘要:安徽省棉田面积近500万亩,属副热带至暖温带气候类型,集中产棉区肥力较高,年平均>10℃的活动积温为4600~5400℃,无霜期200~255天,降雨量800~1200毫米,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优越,能充分满足麦棉连作两熟生长的需要。
香附子生物生态学特性和防除措施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1991
摘要:香附子是世界性十大恶性杂草,亦是我国十大难除杂草之一.它以块茎繁殖为主,生命力强,蔓延速度块,危害大.根据香附子怕旱,喜高温,耐水浸泡,单个块茎易发芽,幼株吸收营养能力小等生物生态学特性,淮北地区结合耕作制度,可采取综合防除措施:夏播作物改免耕为深耕,改等行距条播为宽窄行距条播,施足基肥,适当密植,促使早封行;改冬播小麦不除草为人工除草,降低香附子密度.夏大豆播前亩用40%莎扑隆超微WP1000~1250克土壤处理,防效在77.22%~83.83%.皖南山区及大别山茶园,亩用10%草甘磷水剂70克,防除香附子地上植株效果为100%,地下块茎达87%.
长江中下游春大豆生长发育特性及与气候因素的关系
《大豆科学 》 1991
摘要:我国湖北省宜昌以东长江中下游地区,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有大范围的梅雨天气过程;春大豆子熟品种的鼓粒期往往碰上梅雨季节,直接影响干物质积累,导致叶片不同程度恋青,使收获指数偏低,籽粒产量显著下降。从我们研究20个春大豆品种生长发育特性及与气候因素关系的结果表明:气温的高低是影响春大豆营养生长速度的主导因素,随着春季气温的上升,每长一片复叶所需的积温逐渐减少。每日日照时数的多寡是影响生殖发育时期干物质积累的重要因素,而日较差气温和日雨量是通过日照的渠道对干物质积累起间接作用的。因此在春大豆栽培技术上,如何想方设法提高田间气温,增加光照以及使鼓粒期尽可能避开梅雨季节,是增产的关键环节。
棉花不同施氮量对纤维品质影响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1991
摘要:棉花施氮量的多少,对纤维品质有一定的影响.麦克隆值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呈负相关;比强度的均值与氮肥用量呈二次抛物线性关系;氮肥对2.5%跨长影响不显著.
安徽省沿江棉区棉花高产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的研究
《棉花学报 》 1991
摘要:试验以氮、磷、钾、密度及果枝台数5项农艺措施为决策变量,采用5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旋转设计,将其结果经计算机处理,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对因素效应和不同产量等级筛选出的优化农艺措施方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棉区以密度和钾肥对产量的影响最为显著。皮棉≥75公斤/亩产量的优化方案有2077套,出现频率为66.5%,相应的农艺措施组合为:N10.45~11.05公斤/亩,P_2O_5 3.92~4.10公斤/亩,K_2O 10.65~11.20公斤/亩,密度3410~3510株/亩,果枝数16.06~16.30台/株。
离子注入桃胚细胞形态观察初报
《安徽农学院学报 》 1991
摘要:离子注入作为诱变育种的一种新的诱变源,已引起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的极大关注。许多研究报告表明,离子注入可以引起生物体遗传物质的改变,生理代谢的改变,本试验旨在细胞形态结构上作一初步研究,现简报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