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柑桔矢尖蚧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1991
摘要:矢尖蚧(Unaspis yanonensis Kuwana) 是柑桔的重要害虫之一.本文采用6种方法研究了矢尖蚧雌成蚧在柑桔树内的空间格局.6组资料中有5组符合负二项分布.雌成蚧的分布属聚集格局,分布的基本成分为疏松的个体群,个体群分布是聚集的,个体群内的分布是随机的,其大小随虫口密度的提高而加大.根据Iwao理论抽样模型,确定了在不同精度水平和不同虫口密度下的最适抽样数为: n=35.57/m+75.40(D=0.2) n=15.81/m+33.51(D=0.3)
电导法测定甘蓝型油菜抗寒性的初步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1991
摘要:本试验研究了在自然越冬过程中,甘蓝型油菜抗寒性的定量测定方法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油菜叶片组织的电解质透出率与处理温度之间遵循Logistic函数关系,曲线的拐点温度反映不同品种、不同生理状态下的油菜抗寒性,可作为衡量油菜抗寒性的定量指标.甘蓝型冬油菜的抗寒性是需低温诱导的一种遗传特性,受低温诱导后,抗寒潜力逐步得以表达,并表现出抗寒性的季节性变化,这种变化强烈地受到外界低温升降的支配.
安徽省沿江棉区棉花高产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的研究
《棉花学报 》 1991
摘要:试验以氮、磷、钾、密度及果枝台数5项农艺措施为决策变量,采用5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旋转设计,将其结果经计算机处理,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对因素效应和不同产量等级筛选出的优化农艺措施方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棉区以密度和钾肥对产量的影响最为显著。皮棉≥75公斤/亩产量的优化方案有2077套,出现频率为66.5%,相应的农艺措施组合为:N10.45~11.05公斤/亩,P_2O_5 3.92~4.10公斤/亩,K_2O 10.65~11.20公斤/亩,密度3410~3510株/亩,果枝数16.06~16.30台/株。
离子注入桃胚细胞形态观察初报
《安徽农学院学报 》 1991
摘要:离子注入作为诱变育种的一种新的诱变源,已引起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的极大关注。许多研究报告表明,离子注入可以引起生物体遗传物质的改变,生理代谢的改变,本试验旨在细胞形态结构上作一初步研究,现简报如下:
水稻品种产生纹枯病菌核能力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1991
摘要:通过三年试验,舒城县农科所1987、1988和1989年参试早稻品种分别是10个、10个和13个,各年每公顷产生纹枯病菌核数量最多的品种分别为最少品种的2.4倍、19.4倍和2.2倍.合肥省农科院植保所1987、1988和1989年参试中稻品种分别是14个、10个和13个,各年每公顷产生菌核数量最多的品种依次为最少品种的2.9倍、5.5倍和4.6倍.这表明无论早稻或中稻品种间产生菌核的数量十分悬殊.虽然同一品种在同块田中产生菌核的能力在年度间变化较大,但有些品种如83-15-1-17-3产生菌核数量总是较少,而有些品种如庆莲3号产生菌核总是较多.因此,通过种植产生菌核少的品种,就有可能找到一个减少土壤中菌核数量的积累来压缩初次侵染源和预测病情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