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782条记录
我国水稻研究领域高被引论文特征分析-基于《中国水稻科学》

现代农业科技 2021

摘要:对我国水稻研究高被引论文进行分析,可以了解高被引论文的特征及其施引文献的特点.基于文献计量学视角,对2010—2019年刊发在《中国水稻科学》上的高被引论文及其施引文献进行了文献年度分布、发文(施引)机构和地区、研究热点、来源期刊等方面的分析.结果表明,高被引论文的年度被引频次和施引文献的年度篇数分布都体现了论文被引频次的时间特性;在地区、机构分布分析中,水稻研究地区间、机构间差异较大,江苏、浙江等地区的机构科研综合实力较强,发文量多且被引频次高,对高被引论文的贡献比较大;水稻研究的发展呈现多学科交叉融合态势,我国的水稻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水稻产量、基因定位、稻米品质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位居前3位的学位论文型施引文献分别来自扬州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

关键词: 水稻;高被引论文;施引论文;关键词;中国水稻科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色粘虫板对石榴园害虫的诱捕效果

落叶果树 2021

摘要:对生草石榴园和清耕石榴园于不同时间悬挂黄色粘虫板诱捕害虫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黄色粘虫板诱捕的害虫主要有棉蚜、叶蝉、绿盲蝽、麻皮蝽、黄蓟马和柑桔小实蝇成虫,生草园和清耕园差别不大。于展叶前悬挂黄色粘虫板能够有效控制虫口密度,减少生长期害虫对树体和果实的危害。

关键词: 石榴 害虫 黄色粘虫板 诱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技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摘要:提高农业科技对乡村产业的支撑作用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取向;并且由于乡村产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抓手,因此强化农业科技对乡村产业的支撑作用同时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技术供给主体、生产过程、产业链、载体四个维度分析了当前农业科技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并进一步从强化顶层制度设计、创新管理体制、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强化财税金融支持、加强人才培养、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就如何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科技 乡村产业 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蔬菜工厂化育苗基质研究与应用进展

安徽农学通报 2021

摘要:在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背景下,蔬菜工厂化育苗已成为蔬菜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厂化蔬菜育苗中,蔬菜育苗基质是关键.该文根据蔬菜育苗基质国内外发展历程,对基质分类、来源、理化性质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阐述.

关键词: 蔬菜;工厂化育苗;基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三角地区粮食供需平衡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1

摘要:长三角地区粮食供需平衡问题不仅关系到区域粮食安全,同时也关系到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更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历史数据揭示长三角地区粮食生产和消费演变的轨迹,同时对长三角地区粮食生产和消费情况进行预测,展望2021—2030年区域粮食供需情况;进而从粮食生产安全机制、流通安全机制、产销协作机制、区域应急机制、有效监管机制等方面构建区域粮食供需平衡安全机制;并针对所构建的供需平衡安全机制,从思想观念、科技创新、人才、财政金融、协同协作等方面提出相应保障措施。

关键词: 粮食 供需平衡 长三角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枯草芽孢杆菌表达柱状黄杆菌lip基因口服疫苗对草鱼免疫保护效果的研究

渔业科学进展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是一种水产益生菌,最近也被用作口服疫苗的投递载体。本研究利用前期筛选到的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 columnare)保护性抗原基因lip,与pBE2R载体连接后,以质粒的方式转入枯草芽孢杆菌WB800中,构建了重组菌株WB800 (pBE2R-lip)。聚丙酰胺电泳和免疫印迹实验表明,枯草芽孢杆菌WB800 (pBE2R-lip)能表达lip蛋白,其分子量约为32 kDa。利用枯草芽孢杆菌WB800 (pBE2R-lip) 口服免疫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在受免草鱼血清中检测到特异性抗体效价的上升,在人工感染实验中,受免草鱼的免疫保护率为52.4%。本研究表明,利用枯草芽孢杆菌能有效表达柱状黄杆菌的lip基因,以其作为口服疫苗能引起草鱼的免疫应答并提供免疫保护效果。

关键词: 柱状黄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草鱼 口服疫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动植物协同净化水环境养殖鳜试验

水产养殖 2021

摘要:水产养殖废水内含氮、磷等营养盐类,直接排放容易导致周围水体富营养化。在养殖水体中设置浮床,采用经济动、植物对养殖水体进行净化处理,可在净化水质的同时增加养殖收益,具有换水量低、成活率高、经济效益好的优点。现在鳜养殖池塘设置了不同生物(水稻、空心菜及河蚌组合)浮床面积,并进行了比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水稻施肥现状及技术需求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是安徽省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为实现化肥零增长下的水稻高产,水稻施肥存在哪些问题以及需要哪些技术措施来解决是当前较为紧迫的任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安徽省2016~2018年5176个农户的水稻施肥状况开展了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有肥料品种、养分含量、施用数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和水稻产量等。根据化肥的养分含量计算氮磷钾的投入量,以理论适宜施肥量对安徽省水稻施肥情况进行评价并针对施肥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结果表明,安徽省水稻单位面积氮磷钾肥用量3年平均分别为氮(N)183.5 kg·hm-2、磷(P2O5)69.7 kg·hm-2和钾(K2O)86.2 kg·hm-2,呈正态分布;氮肥和磷肥施用过量的比例分别为46.5%和29.4%,而钾肥施用量不足的比例高达49.1%,各水稻种植区之间差异明显。沿淮淮北平原水稻单位面积的氮、磷用量最高,分别为202.4和77.8 kg·hm-2,沿江圩区单位面积施钾量最高,为108.4 kg·hm-2;全省水稻氮磷钾投入比例为1∶0.38∶0.47,年际间变化不大。安徽省水稻肥源主要为尿素和复合肥,采用一基一追和一基二追施肥方式的样本超过总量的80%。总之,安徽省水稻施肥过量问题较为突出,有55%以上的农户处于高产低效或者低产低效的水平。生产中应注重落实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根据区域特点集成基于养分供应(土壤+肥料)和水稻养分需求的机械化施肥技术,研制与土壤特性和水稻养分需求匹配的水稻专用配方肥和适合一次性施肥技术的肥料产品,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和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关键词: 水稻 施肥现状 施肥技术 安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IGFBP3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21

摘要:目的:对猪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3)基因的结构与功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分析猪IGFBP3基因序列和IGFBP3蛋白的理化性质、二级结构、结构域、信号肽、跨膜结构、磷酸化和糖基化位点,以及不同动物IGFBP3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和遗传进化。结果:猪IGFBP3基因编码区长882个碱基对(bp),编码293个氨基酸。猪IGFBP3蛋白分子式为C1 359H2 182N418O411S24,相对分子质量为31 722.27,理论等电点为8.97,不稳定系数为48.17,脂肪系数为61.06,平均亲水系数为-0.592。IGFBP3蛋白存在1个长27个氨基酸残基的信号肽,但无跨膜结构,二级结构以无规卷曲(65.87%)和α螺旋(20.82%)为主,含1个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同源物(IB)结构域和1个甲状腺球蛋白Ⅰ型重复(TY)结构域,有26个磷酸化位点(包括17个丝氨酸位点、5个苏氨酸位点和4个酪氨酸位点)和3个N-糖基化位点。序列同源性方面猪IGFBP3蛋白与水牛、黄牛、山羊、绵羊、猫、狗、小鼠、大鼠、鸡和鸭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1.2%、90.8%、87.8%、87.8%、87.2%、86.9%、82.3%、81.2%、73.9%和73.3%。系统进化树构建显示,猪IGFBP3蛋白与水牛、黄牛、绵羊和山羊的亲缘关系最近。结论:预测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猪IGFBP3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提供基础。

关键词: IGFBP3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同源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鸢尾新品种'金丰双星'

园艺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金丰双星’是从德国鸢尾‘白雪’和‘金星’杂交F1代中筛选出的鸢尾新品种。植株紧凑,生长势强,分蘖能力强,四季常青。株高114 cm,冠幅约为35 cm。叶片绿色,每株5~7片叶。单朵花期4 d,植株花期13~15 d,花朵高度10 cm,花朵直径7.2 cm,花葶高110 cm。垂瓣为淡蓝灰色,旗瓣为蓝灰色。蒴果为卵圆形。

关键词: 鸢尾 切花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