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Paddy soil(模糊匹配)
104条记录
“思福”大量元素叶面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1

摘要:比较不同叶面肥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叶面肥对水稻有不同程度的增产作用,"思福"叶面肥增产效果最好,增产率为13.26%,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水稻 叶面肥 增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相同肥料用量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讨在安徽省沿江及皖南稻区的双季水稻种植模式下,相同肥料用量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方法]进行早稻施肥效应试验,分析水稻生长发育各期间生理指标、经济性状与不同施肥处理的关系。[结果]化肥-紫云英配施的水稻分蘖质量较高、有效穗较多;虽使水稻分蘖期和成熟期推迟,但对农业生产无显著影响;紫云英的肥效相对化肥较慢,第1季对产量的促进并不明显,但在第2季的增产明显。综合各个处理生长发育状况、经济性状和产量,60%化肥+40%紫云英配施是比较合适的化肥-紫云英配施比例。[结论]紫云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化肥,提供水稻生长发育需要的氮素,并且在比例、用量合理的情况下,第1季总体产量不受显著影响。作为绿肥,紫云英对后续作物及土壤的改善效应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紫云英 化肥 配施 水稻 生长 产量

氮肥施用方法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河北农业科学 2011

摘要:以控释氮肥和普通氮肥为试验肥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方法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性全量基施普通氮肥不能满足水稻生长需要,会造成水稻减产;而基施控释氮肥能提高群体的有效穗数,改善单株的产量构成结构,且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最终提高水稻产量。在施N量减少30%条件下(CRU70%处理),水稻氮肥利用率最高,且产量显著高于普通氮肥处理(PU100%处理)。本研究条件下,CRU70%+PU30%处理的实粒数和结实率最高,水稻产量最高(8 939 kg/hm2),较CRU70%处理增产显著。

关键词: 氮肥 控释肥料 水稻 产量 氮肥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肥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对双季稻区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在双季稻区紫云英与水稻轮作制度下,探讨化肥配施紫云英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定位方法,进行早稻和晚稻施肥效应试验,探讨水稻产量构成因素与不同施肥处理的关系。[结果]施肥可促进水稻生长和产量提高,化肥配施绿肥也能够显著地增加水稻产量。早稻化肥减量40%配施60%绿肥处理的下茬晚稻产量最高,而2008年晚稻以及2009早稻产量甚至显著高于100%化肥处理,2年早稻平均产量比100%化肥处理增加了247 kg/hm2,提高了3.8%。[结论]种植和利用紫云英可部分替代化学肥料,提高水稻产量,节约生产成本,提高有机-无机养分资源利用效率。

关键词: 紫云英 化肥 配施 水稻 产量

肥料配施对杂交中稻氮素积累与分配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大田试验,评价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对我国南方杂交中稻氮素积累与转移特性及氮肥利用效率影响。结果表明,叶氮积累量、茎鞘氮积累量及植株氮素积累总量在配施有机肥处理与不配施之间在抽穗期、灌浆期、成熟期均存在显著差异;有机肥的配施有利于植株各器官氮素的积累。配施有机肥对叶及茎鞘氮的表观转运率影响差异不显著。配施有机肥的氮收获指数在成熟期以尿素配施饼肥最高,比尿素+控失剂并配施有机肥高15.2%。配施有机肥与相对应不施有机肥的氮肥利用率能提高10%左右。尿素+控失剂处理的生物产量及籽粒产量均较高,分别比不施肥处理高50.6%,16.4%。品种间差异主要表现为叶氮积累量及氮素积累总量且在生育后期差异显著。因此,配施有机肥作基肥有利于叶氮、茎鞘氮及氮素积累总量的积累。氮素的表观运转率在不同的肥料处理及高产杂交水稻品种间均无显著差异。配施有机肥能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及氮收获指数。

关键词: 水稻 肥料结构 氮积累与氮分配 氮肥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田施用氯氟吡氧乙酸后其在水稻植株、糙米、稻壳、土壤和田水中的残留消解动态

农药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稻田施用氯氟吡氧乙酸后,其在水稻植株、糙米、稻壳、稻田土壤和田水中的残留动态。样品采用氢氧化钠-甲醇溶液振荡提取,二氯甲烷液液分配,甲酯化后经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测定。结果表明:氯氟吡氧乙酸在水稻植株、稻田土壤、田水、糙米和稻壳中的平均回收率在85.5%~103.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9%~9.9%之间;其最小检出量为2.0×10-12g,在植株、糙米、稻壳、土壤和田水中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005,0.02,0.005,0.002mg/kg和0.001mg/L。2007和2008年在安徽潜山、广东广州两地的田间残留试验结果表明:氯氟吡氧乙酸在水稻植株中的降解半衰期为4.9~6.0d,土壤中为5.5~8.6d,田水中为11.0~13.8d;收获的糙米中氯氟吡氧乙酸的最终残留量在未检出~0.13mg/kg之间,均低于其在糙米上的最大残留限量(MRL)值0.2mg/kg(中国)。建议5%氯氟吡氧乙酸可湿性粉剂用于防治水稻田杂草时,施药剂量按有效成分计不得超过168.8g/hm2,于返青期施药1次。

关键词: 氯氟吡氧乙酸 水稻 残留 消解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中籼稻实地养分管理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4个中晚熟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时期不同氮肥管理措施下植株氮素含量与氮肥用量及LCC值之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植株氮素含量表现为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LCC值为抽穗期>拔节期>分蘖期。植株含氮量、叶片LCC值与氮肥用量呈密切正相关,氮素含量与LCC值含量显著正相关,分蘖期、抽穗期水稻植株LCC值变化量与氮肥用量变化量显著正相关。依据最高产量处理确定适宜的LCC值临界指标,并计算不同LCC值下水稻所需氮肥追施用量。

关键词: 水稻 LCC值 氮含量 氮肥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配方复混肥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09

摘要:通过不同配方复混肥的比较试验,为水稻肥料的合理施用提供依据。结果施用NPK化肥和各配方复混肥料对水稻生长发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株高、有效穗、穗长和单穗重明显增加,穗粒数显著增多。水稻籽粒产量较不施肥的空白对照增长38.1%-53.7%,平均增产43.7%。施肥增收1450-4012元/hm2,产投比为1.73-3.06∶1。三种复混肥料中,测土配方专用肥效果最好,增产节本增收效应明显。

关键词: 水稻 配方肥 产量 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硫酸钾镁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作物研究 2009

摘要:2007年在安徽省池州市祠堂村土壤肥力中等的水稻土上,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硫酸钾镁肥对早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硫酸钾镁肥能有效调控水稻分蘖,提高有效穗数,从而有显著增产效果。施用硫酸钾镁肥早稻产量达到8 241.7 kg/hm2,比当地施肥提高10.75%,比施硫酸钾增产11.0%,比施硫酸镁增产16.22%,比不施钾镁肥增产29.28%。施用硫酸钾镁肥经济效益高,比当地施肥水平每公顷产值增加1 200.0元,比施硫酸钾增加1 225.0元,比施硫酸镁增加1 725.0元,比不施钾镁肥增加2 800.0元。

关键词: 水稻 施肥 硫酸钾镁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沿江地区水稻施钾效应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钾肥在安徽沿江地区的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在芜湖县进行田间试验以研究安徽沿江地区土壤的钾素状况和施钾效应。[结果]当氮肥施用量为220 kg/hm2时,施钾处理的水稻分别比对照增产4.73%、9.46%和12.78%。当氮肥施用量为286 kg/hm2时,施钾处理的水稻的最高产量比对照增加了15.61%。新复极差测验表明,高氮高钾处理的增产幅度极显著大于其他处理;同等施氮水平下,施钾处理的水稻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高氮高钾条件下,钾素利用率达52.56%,表观平衡出现微亏8.42 kg(K2O)/hm2;常氮高钾条件下,钾素利用率明显下降,表观平衡出现盈余41.10 kg(K2O)/hm2。水稻收获后土壤缓效钾含量有不同程度增加,水稻种植前后的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变化不一。[结论]在氮肥相应增加的基础上,该地区同等肥力土壤的推荐施钾量为169 kg/hm2。

关键词: 沿江地区 水稻 施钾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