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安徽烟区土壤硫含量及其对烤烟硫含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目的]研究安徽省植烟土壤和烟叶硫含量的关系。[方法]采集池州东至烟区和皖南烟区土壤普查样品,研究不同采样点不同植烟年限的土壤有效硫含量。研究重壤土、中壤土、轻壤土定位样品土壤有效硫含量和定位样品烟叶全硫含量,以及≥15、6~10和1~5 a不同植烟年限的定位样品土壤有效硫和定位样品烟叶全硫含量。[结果]随着植烟年限的延长,施肥造成硫素在土壤中积累量增加;在植烟季节内随着土壤沙性的增强及土壤改良效果越明显时,土壤有效硫含量积累作用越强;土壤硫含量与烟叶硫含量无明显相关性;烟叶硫含量主要取决于植烟土壤质地类型,土壤黏性越大、酸度越强,越有利于硫素在烤烟叶中积累。[结论]可为实现安徽省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安徽省农业灾害情况及防灾减灾对策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15 CSCD
摘要:分析安徽省主要农业灾害发生及分布情况,探讨相应的防灾减灾对策,为实现安徽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及保障安徽省粮食安全提供依据。以1978—2012年安徽省农业灾情及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等数据为依据,分析农业灾害对安徽省农业生产的影响和安徽省水灾、旱灾、风雹灾、霜冻灾等主要农业灾害发生及分布规律,并提出防灾减灾对策。结果表明,1978年以来,安徽省农业气象灾害频发,1991、1998、2003年受灾面积较大,总体上粮食总产呈增加趋势,农业气象灾害受灾及成灾面积与粮食总产呈负相关;1979—2012年安徽省粮食总产呈周期性波动,且与成灾面积的年际增长率呈负相关关系,表现为每3年左右为1个周期;影响安徽省农业生产发展的最主要灾害种类是旱灾、水灾、风雹、霜冻等,其中水灾和旱灾是最主要灾害,其危害多数年份占所有农业灾害危害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的80%以上;安徽省绝大部分地市的旱灾成灾面积指数大于水灾成灾面积指数,说明旱灾是影响安徽省农业生产发展的最重要农业气象灾害类型。该研究可为安徽省农业灾害风险的有效管理和政府部门相关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


安徽主栽蔬菜施肥现状调查及对策
《中国蔬菜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安徽省2012、2013年度的蔬菜施肥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安徽省蔬菜施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被调查农户种植的常用蔬菜有26种,其中辣椒、番茄、黄瓜、大白菜、花椰菜、茄子等6种蔬菜的种植面积占调查总面积的67.4%,且种植户数最多,达调查总样本数的52.1%。种植这6种蔬菜的所有田块均施用了化肥,施用有机肥的比例仅为30.4%;化学氮肥投入量均在300 kg·hm-2以上,化肥投入的平均N∶P2O5∶K2O为1∶0.46∶0.49,不同种类蔬菜有机肥投入量差异较大。6种蔬菜的平均施肥次数为3.2次。6种蔬菜中黄瓜产量最高,茄子产值最高,蔬菜产值和肥料投入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生产中应改善施肥技术,加快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


安徽省县域财政科技投入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现代农业科技 》 2015
摘要:县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与财政科技投入密不可分,财政科技投入的逐年增长带动县域科技事业、产业的不断发展,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选取安徽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一定代表性的6个县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分析法对2009—2012年安徽省县域财政科技投入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县域科技投入的增加对其地区经济生产总值的增长有较大的支撑和带动作用,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县域财政科技投入的提高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 财政科技投入 县域经济 经济增长 现状 建议 安徽省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农户技术选择——基于安徽省小麦种植户的调查数据
《江苏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在对安徽省农户实地调研微观数据基础上,分析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以及在感知气候变化条件下影响其选择农业生产技术的因素。结果显示: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种植规模、技术选择偏向指数、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村地形情况、农户对气象服务满意度;而农户在感知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其技术选择则受户主年龄的平方、户主受教育程度、人均农业补贴、技术选择偏向指数、种植年限的平方、是否接受过农业生产方面的技术培训、农户对气象信息的满意度等因素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