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韩国直播稻品种K_2及其杂种后代材料耐旱性鉴定
《安徽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采用苗期连续干旱法 ,在温室条件下 ,对韩国直播稻品种K2 及其杂种后代材料耐旱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 :( 1)直播种K2 的耐旱性微弱。此结果说明 ,水稻耐直播与耐干旱属不同的水稻品种特性。 ( 2 )耐旱性较弱的K2 的杂交后代的耐旱性存在超亲现象 ,说明从耐旱性一般品种的杂交后代中选择耐旱性提高的材料是可能的。 ( 3 )各参试材料的耐旱能力强弱与浸水处理后的新根发生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新根发生数量的多少可以作为材料耐旱性强弱的数量化指标加以应用。 ( 4 )参试材料的新根发生量与其植株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 ,因此在同一条杂交组合同一育种世代群体的耐旱性鉴定中 ,植株高度也可作为耐旱性强弱的指标加以利用。 ( 5 )杂交中稻籼优 63、协优 5 7耐旱性表现突出 ,这一结果证明 ,可以将耐旱水稻品种选育思路与杂交稻品种选育思路结合起来 ,将提高水稻品种耐旱性作为增强水稻品种的适应性与高产、优质育种目标一起 ,纳入到杂交稻的选育计划之中。


增食治病花椒美
《蔬菜 》 2000
摘要:花椒又称香椒,古名秦椒、椒目,是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原产于中国,为中国北方特有的香料植物之一。远在1400多年前,《齐民要术》中就有记载:“蜀椒出武都,秦椒出天水”(注:武都、天水都在甘肃省境内)。花椒原野生于秦岭及泰山两山脉海拔1000m以下地区。现分布全国各地。华北、西北南部为主要产地。 花椒作为一种香料,在中国虽说不上是极其重要的资源,但它和八角齐名,是烹饪中著名的调味佳品,因其用量极大,故名扬海内外,为中国传统的重要出口物资,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家,深受国外市场欢迎。 花椒合营养成分很高,每100g可食部分中含蛋白质25.7g、脂肪7.1g、糖类35.1g、粗纤维8g、钙536mg、磷292mg、铁4.2mg,还含有芳香油,含量可达4%~9%,油中主要成分是茴香醚、 牛儿醇和不饱和有机酸等,提取后经精制处理,是调制香精的重要原料。花椒作为调味品,有防止油脂酸败氧化作用,自古就是中国千家万户制作各种菜肴和部分糕点的芳香调料,也可用来腌制肉食品及保存食品,可以增添菜肴的淳香,去腥增鲜。花椒的食用方法,多以油炸取其辣味,每当烹调菜肴之前,先将油热至沸,加放适量花椒粒炸至焦黑色时,再放入主菜炒或偏,味道格外香美。民间传说,清朝乾隆皇帝,有一次出巡到了山东孔府,午餐时食欲不振,当时满桌山珍海味他都吃不下,随行人员急得团团转,恰好这时有人送来一些鲜嫩的绿豆芽,厨师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随即炒了一碗“油没花椒豆芽”献上去,方法是先将鲜嫩绿豆芽用开水焯一下,而后用几粒花椒爆锅,再把绿豆芽下锅炒几下即起锅。乾隆从未见过这黑色的花椒粒,便向随行人员问道:“这黑色东西是何物?”答曰:“是花椒,用来提味的”!乾隆出于好奇,用筷子夹起一些“油泼花椒豆芽”尝了尝,顿觉清香淡雅,脆爽可口,马上胃口大开,食后大加称赞。从此,孔府就将“油泼花椒豆芽”作为一道保留名菜。 花椒果实除用作调味品外,还是一味芳香性药物,也是临床上常用的中药。相传中国古代曾把花椒等香料当作延年益寿的秘药。在战国时期,花椒已是当时制作香袋的主要原料之一,并认为花椒有辟秽消毒、避免疾病传播的作用。中医认为花椒性味辛、温,有小毒,有去寒、顺气、止痛、驱虫、利尿、消肿、坚齿及促进食欲等功效,可治疗消化不良、胃腹冷痛、慢性肠胃炎、慢性关节炎、肌肉风湿痛、霍乱、牙痛等症。据《医醇段义》上记载:用“椒目瓜篓汤”,随症加减,对于治疗渗出性胸膜炎、胸腔积水等症,均有良好效果。据现代医学实验,花椒所含挥发芳香油,对炭疽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葡萄杆菌和对皮肤病某些真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药用以色红者为佳(即红花椒或大红袍)。花椒还可杀鱼虫毒。若置粮食中密封,可杀米虫。增食治病花椒美@朱来志$安徽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230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