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782条记录
3%莫比朗EC对小菜蛾的控制效果

安徽农业科学 2002 CSCD

摘要:  3 %莫比朗防治小菜蛾的试验表明 ,药后 7天校正防效大于 95 % ,药后 2 1天达 80 .3 % ,其速效性和持效都较好 ,是一种理想的防治小菜蛾的药剂 ;建议使用剂量在 3 0 0~ 5 0 0g/hm2 ,按 75 0kg/hm2 药液量对水喷雾

关键词: 莫比朗 防治 小菜蛾 药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粳稻谷粒性状间相关性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2 CSCD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 8个不同粒形的粳稻品种及 2 8个正交组合的粒长 (x1 )、粒宽 (x2 )、粒厚 (x3)、粒重 (y)间相关、回归、主成分分析 ,结果显示 :粒长与粒厚、粒重间偏相关关系均达极显著水平 ,偏相关系数分别为 -0 .6682 和 0 .840 9 ;粒厚与粒重间偏相关关系也达极显著水平 ,偏相关系数为 0 .670 7 ,长、宽、厚对粒重的贡献力大小分别为粒长 >粒厚 >粒宽。直线回归分析显示谷粒性状间回归方程为y =4.175x1 + 0 .83 8x2 + 19.63 0x3-5 2 .0 3 8,复相关系数R2 =0 .73 0 ,方差分析F =2 1.60 3 ,达 1‰以上水平 ,说明y与x间的拟合度较好 ,另外 ,从方程中还可以看出 ,当x1 、x2 、x3变化量相同时 ,粒厚 (x3)对粒重 (y)的影响最大 ,其次为粒长 (x1 )。主成分分析显示第 1主成分的特征根λ1 =1.80 4,贡献率为 45 .0 92 % ,为粒重因子 ;第 2主成分特征根λ2 =1.3 69,贡献率为 3 4.2 2 5 % ,为粒厚因子 ;第 3主成分特征根λ3=0 .70 0 ,贡献率为 17.5 0 % ,为粒宽因子。并提出在选育优质、高产品种时 ,主成分值要选择适宜 ,才能获得优质、高产组合

关键词: 谷粒性状 相关性 粳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稻80优121库源关系对结实率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02

摘要:试供品种为中粳杂交稻 80优 12 1。设剪叶、疏花处理 ,研究其库源与结实率的关系 ,结果表明 :(1)光合叶面积是影响结实率的主要因素 ;(2 )增加库容量可导致结实率下降 ;(3) 80优 12 1库源关系可归纳为源限制型 (增源增产型 )。

关键词: 库源关系 结实率 杂交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中粳Ⅲ优98产量性状综合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02 CSCD

摘要:用Eberhart Rusell模型等统计方法 ,对Ⅲ优 98在安徽省联合区域试验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Ⅲ优 98产量稳定性好 ,各试点间的差异小 ,对环境适应性较广

关键词: Ⅲ优98 区域试验 稳定性 产量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粳稻粒形遗传初步研究

杂交水稻 2002 北大核心

摘要:以国内外 8个不同粒形的粳稻品种及其 5 6个正反交组合为材料 ,通过方差分析、杂种与父母本间相关分析和F2 分离群体正态分布检验 ,结果表明 ,组合间粒厚差异不显著 ,而组合间粒长、粒宽、粒重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正反交间粒长差异显著 ,粒宽、粒厚、粒重差异不显著。说明粒长存在明显的细胞质效应。杂种谷粒长、宽、重与父、母本及中亲值呈正相关 ,而且与母本及父母本均值相关性均达显著水平 ;表明杂种的粒形性状受母本的影响更大。F1 粒形多为双亲之间 ,且F2 呈连续的正态分布 ,表明粒形属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

关键词: 粳稻 粒形 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经济新的切入点:无公害农产品的开发与营销

中国农学通报 2002

摘要:发展农业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是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和难点。我国加入WTO为农产品贸易提供了宽广的市场 ,但也给农产品生产与营销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农产品市场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 ;农产品供求关系已由数量制约为主转变为由质量制约为主 ;农业发展由受资源制约为主转变为受市场需求制约为主 ,农产品的国内特别是国际贸易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发展无公害农产品 ,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水平已经成为安徽省农业生产及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无公害农产品 开发与营销 关键问题 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小麦优化施肥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2 CSCD

摘要:淮北砂姜黑土地区小麦—玉米两熟制优化施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 :在前茬作物玉米上 ,钾肥效应大于磷肥效应 ,而在后茬作物小麦上 ,磷肥效应大于钾肥效应。磷、钾肥在全年施肥量一定的情况下 ,以玉米重施钾肥 ,磷肥两季均施或在小麦上重施 ,效益最高

关键词: 玉米 小麦 两熟制 优化施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疫霉致病力分化的初步研究

植物保护学报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关于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致病力的分化研究,Black等曾报道来自台湾的辣椒疫霉对辣椒有一定的寄生专化性,菌株间存在致病力分化现象,可分为3种致病型,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迄今报道较少。为了明确安徽省辣椒疫霉是否存在致病力分化现象,为辣椒抗病育种及该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作者对分离自该省不同地区的辣椒疫霉菌株的致病力及其分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烤烟新品系L6-2选育研究

中国烟草学报 2002

摘要:用氮离子注入处理烟草SpeightG80干种子产生突变,在L2代选择性状优良的变异单株,其中一株系L6-2(氮离子处理剂量脉冲20次,能量30keV的后代)其形态特征与亲本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开白花(亲本花色粉红),叶较宽大,经连续选择鉴定选育出一个性状稳定,优质抗病新品系。

关键词: 离子注入 诱变 选育 新品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型抗旱保水剂对土壤改良和作物抗旱节水作用的初步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2 CSCD

摘要:研究了安徽省农科院原子能应用研究所用强化辐射交联技术制备的超高吸水性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 (新型抗旱保水剂 )在改良土壤和作物抗旱节水中的效果。结果表明 ,新材料能降低土壤容重 ,显著提高土壤毛管持水量、总空隙度 ,显著提高盐碱土的透水速率。新材料有很好的抗旱保水效果 ,在土壤干旱时显著提高小麦、玉米出苗率 ,轻度水分胁迫下 ,1g/kg(土 )处理即有显著抗旱作用 ,对甘蓝包菜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 ,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农用抗旱保水节水材料

关键词: 新型抗旱保水剂 土壤改良 抗旱节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