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杂交大豆M型三系和强优组合选育及其应用前景
《安徽农学通报 》 2002
摘要:用中油 89B与 W2 0 6等父本回交转育 ,已获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 ;这些不育系经与 175 0个父本测交 ,已获 2 3个恢复株率在 85 - 10 0 %的恢复系 ;经产量试验 ,已获增产幅度达 30 %以上若干个强优组合。一侯制种成本降低 ,即可投放大田种植


利用M型质核互作不育系配制高产组合的研究
《大豆科学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大豆M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 931A作母本配制了 2 2个杂交组合 ,对其F1、F2 进行产量测定表明 :所有杂交组合的F1都具有超亲优势 ,变幅为 3.78% - 132 .16 % ,平均超亲优势为4 4.2 2 % ,其中 19个杂交组合的F1具有超标优势 ,变幅为 6 .0 4 % - 6 6 .0 4 % ,平均超标优势为31.0 6 % ;F2 代的超亲优势平均为 3.18% ,超标优势平均为 - 6 .2 4 %。统计结果认为 :F1的产量优势与恢复系 (父本 )的来源关系密切 ,来自南方父本的杂交组合的超亲和超标优势分别比黄淮父本的杂交组合高 2 2 .93%、2 4 .83% ;F2 代杂种优势衰退显著 ,不宜利用。


果梅对秋施~(15)N-硫铵的吸收与利用
《园艺学报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细叶青梅 /桃砧为试材 ,研究了秋施 15N -硫铵条件下氮的吸收、分配、贮藏和利用。休眠期果梅各器官均有贮氮能力 , 15N浓度根系大于多年生枝。秋施氮肥后 ,冬季花中 15N浓度显著高于同期其它器官 ;春季果仁 >新梢 >果核 >果肉 ,说明此期果仁争夺氮素营养的能力最强。新梢停长后 ,当年生枝和叶中 15N浓度显著下降 ,而多年生器官在 4~ 6月均有所上升 ,而 6~ 9月又都大幅度下降 ,表明此期为多年生器官加粗和新根大量生长之际 ;当年生枝 15N浓度虽有所下降 ,但始终高于同期多年生器官 ,表明贮氮对当年生枝的花芽分化有持续作用。秋季落叶后 ,衰老器官中回撤的氮素营养就近运输 ,就近贮藏。次年春 ,局部贮藏的氮素营养仍能重新为建造新生器官所使用。所以果梅体内氮素营养有随生长中心转移而转移 ,且可较长时期重复利用的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