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evaluation(模糊匹配)
72条记录
引进水稻种质资源的初步评价与应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02 CSCD

摘要:从多个国家收集了水稻种质资源 12 0余份 ,对其进行了鉴定与评价 ,并从中选择出具有优良或特殊性状的种质材料。用这些材料作为亲本与国内一些优良的品种进行杂交配组 ,已从其后代中选育出一批性状优良的新品系

关键词: 水稻 种质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抗虫性鉴定技术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2 CSCD

摘要:用卡那霉素进行室内棉苗及田间苗、蕾期 ,棉花抗虫性鉴定方法的研究 ,筛选其最佳鉴定浓度 ,同时对几个品种进行了抗虫性鉴定。研究结果表明 :室内用含卡那霉素沙床培育的棉苗 ,其子叶不敏感 ,但对其胚轴伸长有很大影响 ;用不同浓度的卡那霉素液点涂子叶 ,其子叶亦反应不敏感。田间苗蕾期用不同浓度的卡那霉素液点涂倒一叶 ,其叶片反应敏感 ,鉴定的最佳浓度为苗期 2~ 4g/L、蕾期 4~ 6g/L。对 5个品种进行抗虫性鉴定 ,1、2号品种抗虫性最好 ,3、5号品种抗虫性一般 ,4号品种不抗虫 ,结果与田间抗虫性表现调查结果一致

关键词: 棉花 抗虫性 鉴定 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品种比较试验中性状鉴定评析

茶业通报 2001

摘要:本文对茶树品种产量、品质、抗逆性、生育期等性状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 ,提出在茶树品种比较试验中 ,①应选择生育期、抗寒、旱能力及树型类型相近的茶树良种作对照种 ;②在环境适宜的地区布置试验 ;③试验苗木统一由试验主持单位在试验地所在点进行培育 ;④将各品种优质原料占产量比重多少及其绝对数量作为茶树品种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等一系列新构想。应用这些构想 ,将有助于茶树良种的准确鉴定

关键词: 茶树品种 产量 品质 抗逆性 生育期 评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RAPD标记对我国主栽的汕优杂交稻和其亲本进行区别和鉴定

作物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 RAPD技术 ,从 50 0个随机寡核苷酸引物 ( 10聚体 )中筛选出 8个引物能在 3个主栽的汕优系统杂交稻组合汕优 63、汕优 64和汕优晚 3及其亲本之间稳定地扩增出 12个强的多态性标记。利用这些多态性标记能够有效地区别汕优 63、汕优 64和汕优晚 3及其亲本

关键词: RAPD技术 多态性标记 杂交水稻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淮北砂姜黑土区不同种养结合模式综合效益评价

农业环境保护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淮北砂姜黑土地区土地种与养矛盾突出 ,粮、经、饲种植结构比例不当等问题 ,以提高经济、生态、社会综合效益为目标 ,选择农田种植紫花苜蓿以养为主及粮 -豆种养结合种植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单作紫花苜蓿综合效益最高 ,豌豆 -水稻、蚕豆 -玉米分列第2、3位 ,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作为改良土壤、提高效益的措施进行推广。

关键词: 砂姜黑土地区 种与养 综合效益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 RAPD和微卫星标记对协优杂交稻及其亲本进行区别与鉴定(英文)

中国水稻科学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 40 0个随机寡核苷酸和 40个荧光标记的微卫星引物对 ,对我国主栽的协优杂交稻组合及其亲本进行多态性分析。RAPD分析显示 ,40 0个随机寡核苷酸引物中 ,有 36 4个能够在供试基因型材料中扩增出肉眼可见的 DNA条带 ,其中 2 8个显示扩增的多态性 ,这中间 9个引物产生的 13条多态性条带具有清晰、易分辨的特点 ,可以在供试的水稻组合与亲本之间 ,以及杂交组合之间进行区别和鉴定。微卫星分析指出 ,40对荧光标记引物中 ,13对引物产生的 31条标记带 ,能够在供试基因型材料中显示稳定的多态性 ,且杂种表现为双亲的互补型。与 RAPD相比 ,微卫星分析具有多态性强、精确性高和重复性好的特点。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鉴定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微卫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麦29小麦新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分析及其综合评估

安徽农业科学 1999 CSCD

摘要:利用1994和1995年安徽省淮北片半冬性组小麦区试资料,分析了皖麦29等小麦品种(系)的丰产性稳产性,并对参试品种(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皖麦292a区试和1a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741.4kg/hm2,3a平均较时照博爱7422增产7.81%,是2a区试中唯一较对照增产的品种。皖麦292ab值分别为0.9786和1.0543,均接近于1;2aS2di分别为0.1694和0.0035,表现出了较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2a综合评估的ri值分别为0.7203和0.7432,在所有参试品种(系)中,排序均为第1位。结合近年生产实际,对皖麦29丰产稳产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小麦 皖麦29 丰产稳产 综合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钾积累高效烟草种质资源的鉴定

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1998

摘要:本项研究通过对国内外100份烟草种质资源烟叶含钾量的分析测定,鉴定出烟叶含钾量高于20.0mg/g干叶的钾积累高效烟草种质资源5份,对今后开发钾积累高效烟草新品种的选育、合理选配亲本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钾积累高效 烟草种质资源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烤烟地方品种的初步鉴定

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1997

摘要:对安徽省47个烤烟地方品种的主要生物学性状、抗黑胫病性能及烟叶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鉴定,筛选出大平板、歪把子、烟变子、娥眉俏和小尖稍等几个高抗黑胫病的地方品种。

关键词: 烤烟 地方品种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灰色关联度法评价区试品种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1996

摘要:采用等权、加权关联度和产量3种方法,分别分析我省淮北片连续10a小麦区试资料,获得对参试种的3种评价结果。经与参试种实际使用情况相比较,发现上述3种评价结果均不够准确。进而指出其原因在于上述方法缺乏判别参试种优劣的标准。为此将对照引入这3种方法中作为判别标准,确定参试种的化与劣,结果表明,按照加权关联度法分析,其2a排序结果均优于对照的参试种,绝大多数得到推广使用,因而这一改进后的新方法是可靠的,比另2种方法及常规方法更加准确,值得重视。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 区域试验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