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evaluation(模糊匹配)
72条记录
猪链球菌病的研究进展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

摘要: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链球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呈世界性分布。该病已成为我国当前人畜共患病的一种重要的新病原菌。笔者就该病的流行历史、病原特性鉴定、细菌毒力相关因子及检测方法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 毒力因子 培养 鉴定 致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枣树地方品种资源考查和评价

中国林副特产 2009

摘要:1996~2007年期间,课题组通过实地考查、共收集安徽地方枣种质资源30余份,基本查清安徽省枣树地方种质资源的种类和分布。通过调查、收集、对比试验,对经济价值高、生产表现好、具有推广前景的9个优良品系作出综合评价

关键词: 枣树 品种资源 考查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瓜裂果性状的基因型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普通大棚和露地两种栽培条件下鉴定西瓜裂果性,制定西瓜的裂果性状分级标准和抗性评价标准;田间鉴定发现,14个稳定自交系中有13个发生不同程度的裂果,占92.86%;两种栽培环境对裂果的影响效应有差异(F=27.048**,F0.01=3.91),但抗裂程度显著相关(r=0.937**,r0.01=0.6614,df=13)。不同基因型西瓜裂果性差异显著(F保护地=10.7218**,F露地=5.783**,F0.01=1.90,df=13),其中,材料‘x-101’在两种不同的栽培条件下均不裂果,性状稳定,且其综合品质表现优良,可作为抗裂育种的材料。

关键词: 西瓜 裂果 抗性 基因型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农业气象灾害粮食损失率评估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8 CSCD

摘要:通过分析影响粮食单产的因素,建立产量系统模型,用系统回归法求出理想产量,并用此模型对安徽省16a气象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率作出评估

关键词: 安徽省 气象灾害 粮食损失率 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淮夏大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评价

大豆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种质资源的评价和利用是大豆育种的重要研究内容。为了更好地利用大豆种质资源,对383份黄淮夏大豆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黄淮夏大豆在生育期、株高、单株荚数等主要农艺性状表现上具有多样性,遗传变异丰富;产量与单株总荚数(r=0.714**)、单株有效荚数(r=0.712**)显著正相关;生育期与结荚高度(r=0.593**)、主茎节数(r=0.450**)等也呈显著正相关;每荚粒数与生育期(r=-0.586**)、百粒重(r=-0.437**)呈显著负相关;单株有效荚数与百粒重(r=-0.445**)呈显著负相关。在黄淮夏大豆生态类型内对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进行评价,研究结果可为黄淮夏大豆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黄淮夏大豆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种豆吃豆”项目效果评价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08

摘要:目的了解安徽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种豆吃豆"试点活动开展情况,全面评估活动实施效果,为在项目地区进一步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普查方法,对2个县(区)参与项目所有可接触到的47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入户核实调查结果。结果在47名调查对象中,共接受豆种320.5kg,收获大豆3 465kg,较投入增加了9.8倍,87.2%对象接受过培训,97.9%的人均食用了大豆,平均每人每周吃豆6.4±2.6次,喝豆浆者占89.4%,89.1%的对象自报吃豆后感觉身体较以前好,86.7%自报比吃豆前生病少,总蛋白、白蛋白和血红蛋白较吃豆前增加者分别占61.11%、61.11%和57.89%,且前两者在吃豆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t=3.8136,P<0.05,t=2.6697,P<0.05),CD4较吃豆前增加的占54.05%;97.9%人认为此项目好,所有人都希望继续开展该项目。结论该项目改善了感染者/病人的营养状况和知识水平,减少了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种豆吃豆"试点活动效果明显,并具有可持续性。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 大豆 生产自救 效果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链球菌LJ株的分离与鉴定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进行猪链球菌LJ株的分离与鉴定试验。[方法]利用鲜血琼脂培养基,通过厌氧培养对自然发病的病死猪肝脏组织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和革兰氏染色镜检。[结果]生化试验和动物接种试验结果表明,所分离的细菌为致病性猪链球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链球菌对头孢曲松中度敏感,对氧氟沙星低度敏感,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等10种药物产生耐药性。[结论]分离的猪链球菌具有很强的抗药性;该研究为猪链球菌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链球菌 分离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豆系列大豆品种的选育评价及发展策略

大豆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安徽省1983—2005年审定的25个皖豆系列大豆品种进行评价,结果为:品种平均产量为161.1 kg/667m2(区域试验)和151.4 kg/667m2(生产试验),平均蛋白质含量为44.2%,平均油份含量为20.1%。本文通过这些品种的分析评价,旨在为安徽省大豆育种的发展提供一些策略。

关键词: 大豆 品种 评价 发展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安徽省合肥郊县疑似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雏鸡体内,分离到4株病毒。经血清学、人工感染、鸡胚接种、分子生物学试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物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人工感染易感鸡试验表明,4株中有2株具有超强毒株的致病特点。将其接种36日龄鸡后第2天精神沉郁,拉白色或绿色稀粪,发病率为100%。第3~4天出现死亡高峰,死亡率达80%。剖检可见全身性出血素质,法氏囊呈“紫葡萄”样外观。接种鸡胚后72~96 h引起鸡胚全部死亡。另外2株接种易感鸡后,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低,临床症状不典型,出现亚临床传染性法氏囊病,剖检病理变化不明显,表明此2株毒力较弱。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分离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耐寒性品种的苗期耐寒性鉴定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以竹青等耐寒性品种作对照,对耐寒品种云恢72及其杂交后代的耐寒性进行鉴定;并通过对2003年试验材料的干、冻前、冻后的电导率测定和冻害对茎、根重影响的调查,筛选出耐寒性极好且农艺性状优良的新品种直254和1401。

关键词: 水稻 耐寒性品种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